警惕!这些可能是自闭症的表现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01 23:29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特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行为刻板重复,多数孩子的异常信号在 3 岁前就已显现。然而,由于许多家长对自闭症的表现缺乏了解,常将孩子的异常行为误认为 “性格内向”“发育晚”,导致错过 3-6 岁这个比较好干预时期,影响孩子后续的社交、学习与生活能力发展。其实,自闭症并非 “无迹可寻”,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孩子在日常行为、社交互动、语言发育等方面的异常信号。本文将详细梳理自闭症儿童可能出现的典型表现,帮助家长提高警惕,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
 
  一、社交沟通障碍:与他人的互动 “格格不入”
 
  社交沟通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核心的表现之一,主要体现在 “不会主动社交”“无法理解他人意图”“缺乏情感回应” 三个方面,与普通儿童的 “内向” 有明显区别。
 
  在婴幼儿时期,自闭症儿童可能就表现出对 “社交信号” 的不敏感。比如,6 个月以上仍不会对家长的微笑做出回应,不会主动伸手要抱抱;1 岁左右不会通过手指指物(如指着想吃的零食、想看的玩具)来表达需求,也不会跟随家长的目光去看同一事物;2 岁后仍不会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即使在游乐场,也更愿意独自玩固定的玩具,对其他孩子的邀请无动于衷。
 
  在语言沟通上,自闭症儿童常存在明显滞后或异常。部分孩子语言发育迟缓,1 岁半还不会说简单的词语(如 “爸爸”“妈妈”),2 岁不会说短语(如 “我要吃”“抱我”),甚至有些孩子始终没有语言能力;有些孩子虽然会说话,但语言表达缺乏 “交流性”,比如只会机械重复别人说的话(如家长说 “喝水吗”,孩子也重复 “喝水吗”),或反复说一些无意义的词语、广告词,无法根据场景进行正常对话;还有些孩子无法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比如家长说 “把杯子拿过来”,他们可能听不懂指令,或只是盯着杯子发呆,无法完成动作。
 
  在情感回应上,自闭症儿童难以感知和表达情感。比如,不会主动安慰哭泣的家长,看到家人回家也不会表现出开心;对他人的情绪变化不敏感,即使家长生气、难过,他们也没有明显反应;部分孩子甚至会回避与他人的眼神接触,与人交流时总是低头看地面或盯着无关物品,缺乏 “眼神互动” 这个重要的社交信号。
 
  二、兴趣狭窄:只专注于 “特殊事物”
 
  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往往非常狭窄,他们会对某些普通儿童不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关注,而对多数正常的玩具、游戏、活动则毫无兴趣,这种 “特殊兴趣” 还可能伴随 “排他性”,即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拒绝参与其他活动。
 
  比如,有些孩子会长期痴迷于无生命的物品,如旋转的风扇、车轮、钟表指针,能盯着这些物品看几个小时,即使家长试图转移注意力,他们也会立刻回到这些物品上;有些孩子对特定的声音、颜色、形状有执念,比如只喜欢听某一首儿歌,每天重复播放几十遍,一旦更换就会哭闹;只愿意玩某一种形状的积木(如圆形积木),拒绝接触其他形状;还有些孩子对日常用品的使用方式异常,比如把玩具车拆开后只玩车轮,把书本一页页撕掉却不看内容,对玩具的 “正常玩法” 毫无兴趣。
 
  这种狭窄的兴趣还会导致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极度敏感。比如,家里的家具摆放位置改变、日常路线调整(如从幼儿园回家换了一条路)、衣服的款式或颜色变化,都可能让他们感到焦虑、烦躁,甚至出现哭闹、打滚等情绪失控行为,因为这些 “变化” 打破了他们熟悉的 “固定模式”。
 
  三、行为刻板重复:难以接受 “改变” 的固定模式
 
  行为刻板重复是自闭症儿童的另一典型表现,他们会通过重复某些固定的动作、流程来获得安全感,一旦这些行为或流程被打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刻板行为不仅体现在日常活动中,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动作方面,自闭症儿童常出现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比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踮脚尖走路、转圈、反复开关门、用手指抠墙或桌子;有些孩子会出现 “自我刺激” 行为,如咬手指、撞头、拍打自己的身体,这些行为并非 “调皮”,而是他们缓解焦虑、获得感官刺激的方式。
 
  在日常流程上,自闭症儿童会坚持 “固定不变” 的模式。比如,每天必须按照固定的顺序穿衣(先穿袜子、再穿裤子、穿衣服),一旦顺序打乱就会拒绝;吃饭时必须使用固定的碗和勺子,坐在固定的位置,先吃主食再吃菜,任何环节的改变都会让他们拒绝进食;睡觉前必须做固定的事情(如听同一首故事、玩同一玩具),否则就难以入睡。
 
  此外,部分自闭症儿童还可能存在 “感知觉异常” 相关的刻板行为。比如,对某些触觉刺激过度敏感,拒绝穿毛衣、戴帽子,因为这些衣物的材质会让他们感到 “不舒服”;对疼痛不敏感,即使不小心摔倒、磕碰,也很少哭闹;对声音过度敏感,听到吸尘器、吹风机的声音会捂住耳朵、哭闹,而对大声的呼喊却无反应。
 
  四、其他潜在表现: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信号
 
  除了上述核心表现外,自闭症儿童还可能伴随一些容易被家长忽视的细节信号,这些信号虽然不是自闭症的 “确诊依据”,但如果同时出现,就需要家长提高警惕。
 
  比如,在精细动作和大运动发育上,部分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滞后。比如,3 岁还不会自己用勺子吃饭、不会系鞋带;跑步时容易摔倒,平衡能力较差,不会跳、爬等基本动作;在认知能力上,有些孩子对数字、字母的记忆能力异常突出(如能记住几十组电话号码),但对日常生活常识(如 “冬天要穿厚衣服”“口渴要喝水”)却缺乏理解;在情绪管理上,自闭症儿童容易出现情绪失控,比如因为一点小事(如玩具掉在地上)就哭闹不止、发脾气,且难以被安抚,情绪平复的时间比普通儿童长得多。
 
  此外,部分自闭症儿童还可能伴随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饮食问题(如挑食严重,只吃几种固定食物,拒绝尝试新食物)、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于一件事,容易被无关刺激吸引)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并非自闭症的 “专属表现”,但如果与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等表现同时存在,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评估。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的医疗机构,主要为儿童提供发育行为、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健康服务,其中包含针对儿童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评估与干预服务。医院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会结合孩子的年龄、行为表现,通过标准化的发育行为量表、临床观察、家长访谈等方式,为孩子进行全面的自闭症排查与评估,帮助家长及时识别孩子的异常信号,明确孩子的发育状况。同时,医院会根据评估结果,为家庭提供个性化的干预建议与指导,助力家长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改善社交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缓解刻板行为。医院注重为儿童打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减少孩子就医时的紧张与抵触情绪,还会通过健康科普,为家长提供自闭症早期识别、护理等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发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上一篇:自闭症孩子的感知力如何提升?

下一篇:为什么自闭症儿童对某些食物特别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