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如何判断?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12 23:28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孩子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冲动,到底是天性调皮,还是患上了多动症?多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若能及时发现并干预,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学会科学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是家长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表现
 
  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首先要了解其核心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显现,且会持续影响孩子的多个生活场景。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孩子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比如在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讲,容易被外界的细微动静吸引,老师讲的内容转眼就忘;做作业时,总是东张西望、边做边玩,原本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可能拖到两三个小时,还错误百出;在进行游戏或阅读时,也难以坚持到底,常常半途而废。此外,孩子还可能经常丢三落四,比如忘记带课本、文具,忽略任务中的重要细节。
 
  多动与冲动
 
  多动表现为孩子的活动量明显超过同龄儿童,且难以安静下来。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如教室、图书馆,他们会不停地扭动身体、玩弄手指或文具,甚至擅自离开座位走动、攀爬;即使在休息时,也总是跑来跑去,手脚不停。
 
  冲动则体现为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事不考虑后果。比如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话,抢答问题;与同伴相处时,容易因一点小事就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人;在排队、等待时,难以耐心等待,总是插队或催促他人。
 
  与正常调皮的区别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很多时候的 “调皮” 行为与多动症症状容易混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场合与情境
 
  正常调皮的孩子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偶尔开小差,但在老师提醒后能迅速改正;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看动画片、玩玩具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而多动症患儿的异常行为则不分场合,无论在课堂、家里还是公共场合,都难以控制自己,即使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容易被干扰,专注时间较短。
 
  自我控制能力
 
  正常孩子虽然调皮,但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受到批评或警告后,会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患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即使家长和老师多次提醒、批评,也难以改正不良行为,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正常调皮不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等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孩子能正常完成学业,与同伴友好相处。而多动症患儿的症状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情绪问题,对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困扰。
 
  专业诊断的流程
 
  若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上述疑似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科学的诊断流程明确是否为多动症。
 
  详细的病史采集
 
  医生会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症状的具体表现、在不同场景(家庭、学校)的表现差异等;同时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史,以及孩子的出生情况、既往病史等,为诊断提供基础信息。
 
  多方面的评估
 
  医生会采用标准化的量表进行评估,如儿童行为量表、注意力评估量表等,通过家长、老师的填写,全面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此外,还可能进行心理测试、智力测验等,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
 
  排除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的症状与多动症相似,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焦虑症、自闭症等。因此,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理评估等,排除这些疾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患儿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关注儿童的健康需求,努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上一篇: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家长该如何判断?

下一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小心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