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区分孩子是活泼还是多动症?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4-23 19:29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到底是天性使然,还是可能患有多动症呢?活泼与多动症虽然都表现为孩子的多动,但本质却有着天壤之别。正确区分二者,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活泼与多动症的本质差异
 
  活泼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积极探索的表现。活泼的孩子通常情绪乐观,在面对新事物时,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好动,但这种好动是有目的、有节制的,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活泼的孩子会积极参与,与小伙伴们友好互动,当活动结束或需要安静时,他们也能较快地平静下来。
 
  而多动症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孩子的多动往往是无目的、不受控制的,并且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做事有始无终,常常丢三落四。在学习上,可能表现为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打断别人说话、难以遵守规则等。
 
  从注意力方面区分
 
  活泼的孩子虽然好动,但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在搭积木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即使周围有一些干扰,也能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他们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灵活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快速切换。
 
  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则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例如,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频繁地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无法认真听讲。即使老师多次提醒,也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他们的注意力转移比较困难,常常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做出一些与当前情境不符的行为。
 
  从行为控制方面区分
 
  活泼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控制能力。他们知道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遵守不同的规则,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在图书馆里,他们会自觉地保持安静;在餐厅吃饭时,会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不会乱跑乱动。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要求时,经过家长或老师的提醒,他们能够及时改正。
 
  多动症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往往难以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常常会不假思索地做出一些举动。例如,在课堂上可能会突然站起来走动、大声喧哗;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而且,他们的行为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做事情常常杂乱无章。
 
  从社交能力方面区分
 
  活泼的孩子通常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他们善于与同龄人交往,能够主动与他人建立友谊。在社交场合中,他们表现得自信大方,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懂得分享和合作。例如,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会积极与小组成员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多动症孩子在社交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他们的行为比较冲动、难以控制,可能会让其他小朋友觉得难以相处,从而导致他们被孤立。而且,他们可能不太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交往中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
 
  家长应如何应对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只是活泼好动,那么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孩子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家长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应该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一旦确诊,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正确区分孩子是活泼还是多动症,需要家长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上一篇:分心不是孩子的错,可能是多动症在干扰你的孩子!

下一篇:孩子上课走神、小动作多?警惕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