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吗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14 20:39
  当孩子被诊断为抽动症时,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这会影响他的学习吗?看着孩子时而眨眼、时而耸肩,甚至在课堂上发出怪声,家长的心中难免充满焦虑。担心孩子因此无法集中注意力,担心老师同学的异样眼光,更担心成绩一落千丈。事实上,抽动症确实可能对学习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不可逾越。通过科学的理解、正确的干预和家校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障碍,让学习之路走得更稳。本文将深入剖析抽动症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注意力的“隐形窃贼”:抽动如何分散精力?
 
  抽动症对学习比较直接的影响,便是对注意力的消耗。每一次不自主的眨眼、甩头或发声,都是一次对大脑资源的占用。孩子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执行”这个动作,另一部分精力则可能用于努力克制它,或是担心别人是否注意到。这种内在的“精神内耗”会严重削弱孩子用于听课、阅读和思考的有效注意力。他们可能看起来在听讲,但实际上思绪已经“断线”多次,导致知识吸收出现断层,作业完成效率低下,这是抽动影响学习的核心机制之一。
 
  书写障碍与阅读困难:当动作遇上精细任务
 
  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书写和阅读,而这恰恰是抽动症孩子可能面临挑战的领域。当抽动症状涉及头颈部、肩部或手臂时,会直接干扰书写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孩子可能因为频繁的甩头或耸肩而无法稳定握笔,导致字迹潦草、写字速度慢、容易抄错数字或文字。同样,眼部抽动(如频繁眨眼、挤眼)会影响视觉的稳定性,使得阅读时容易串行、漏字,增加阅读疲劳感。这些由抽动直接引发的学习困难,很容易被误解为粗心或态度问题。
 
  共患病的叠加效应:注意缺陷与学习障碍
 
  抽动症很少“单独行动”,它常常与其他神经发育问题“结伴而行”,其中常见的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研究表明,约半数以上的抽动症孩子共患ADHD。ADHD本身就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特征,与抽动症对注意力的影响形成“叠加效应”,使得孩子在课堂上的处境雪上加霜。此外,部分孩子还可能伴有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计算障碍等。因此,当发现孩子学习困难时,必须全面评估是否存在共患病,才能对症下药。
 
  心理与社交的连锁反应:从课堂到内心
 
  除了生理层面的直接影响,抽动症带来的心理和社交压力,是更深层次的学习障碍。孩子可能因为害怕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而变得焦虑、自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可能会刻意回避需要发言或展示的课堂活动,减少与同学的互动,将自己孤立起来。这种负面的心理状态会极大地降低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形成“抽动—被关注—焦虑—抽动加重”的恶性循环,其破坏力远超抽动动作本身。
 
  家校协同:为孩子构建支持性学习环境
 
  面对抽动症带来的学习挑战,单靠孩子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学校的协同支持至关重要。家长应主动与学校、老师进行坦诚沟通,让老师了解抽动症是一种疾病,而非坏习惯,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包容。例如,可以商讨是否允许孩子在抽动发作时短暂离开座位,或在考试时给予适当延长。在家庭中,家长要调整心态,降低对孩子成绩的过度焦虑,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营造一个宽松、接纳的家庭氛围。
 
  科学干预与策略调整:精准助力学业
 
  有效的干预是改善学习状况的关键。首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或行为干预(如习惯逆转训练),以控制抽动症状。其次,针对具体的学习困难,可以采取一些实用策略:利用录音设备辅助听课,将书写任务改为口头回答,使用大字体的阅读材料,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等。同时,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并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释放压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学习状态。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所有抽动,而是帮助孩子学会与它共存,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抽动症孩子能正常上学吗?

下一篇:抽动症家长如何正确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