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症状与干预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9 23:40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出现不自主的眨眼、耸肩、清嗓子等动作或声音,起初以为是孩子 “调皮捣蛋”“故意做作”,但纠正后却发现孩子难以控制,甚至症状反复加重。其实,这些异常表现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典型信号。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若未能及时识别症状并进行科学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与心理健康。本文将详细解析儿童抽动症的症状特点与科学干预方法,为家长提供实用指导。
 
    一、儿童抽动症的典型症状:两类表现需警惕
 
    儿童抽动症的症状主要分为 “运动性抽动” 和 “发声性抽动” 两类,症状通常在 5-10 岁之间出现,且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家长需重点关注以下表现:
 
    运动性抽动:身体不自主的动作异常
 
    运动性抽动是指身体肌肉不自主收缩引发的动作,多从面部开始,逐渐向颈部、肩部、躯干及四肢发展,常见症状包括:
 
    面部抽动:频繁眨眼、挤眉弄眼、皱鼻子、咧嘴、伸舌头、点头或摇头,部分孩子可能出现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导致表情怪异。
 
    颈部与肩部抽动:不自主耸肩、扭脖子、抬头或低头,严重时可能出现颈部肌肉僵硬,影响正常姿势。
 
    躯干与四肢抽动:挺胸、收腹、扭腰、甩手臂、踢腿、跺脚,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突然的弯腰、跳跃等动作,甚至在行走时突然停顿或转圈。
 
    这些动作通常是快速、重复且无目的的,孩子难以主动控制,在情绪紧张、兴奋或疲劳时症状可能会加重,而在放松、专注做感兴趣的事(如看电视、玩游戏)时症状可能减轻。
 
    发声性抽动:不自主的声音异常
 
    发声性抽动是指咽喉部、鼻腔或口腔肌肉不自主收缩,引发异常声音,常见症状包括:
 
    简单发声抽动:清嗓子、咳嗽、哼声、叹气、吸鼻子、发出 “啊”“哦” 等无意义的单音节声音,部分孩子可能频繁吐口水或吞咽。
 
    复杂发声抽动:发出重复的词语或短语(如重复说自己的名字、广告词)、模仿他人说话(鹦鹉学舌)、甚至出现不适当的语言(如说脏话),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发声性抽动容易被家长误解为 “喉咙发炎”“故意装怪”,若孩子频繁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异常声音,且持续时间较长,需警惕抽动症的可能。
 
    此外,部分抽动症孩子可能同时存在 “运动性抽动” 和 “发声性抽动”,且症状可能时轻时重,呈现 “波动式” 发展,部分孩子在青春期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但也有少数孩子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
 
    二、儿童抽动症的科学干预:需结合 “医疗 + 家庭 + 学校” 三方协作
 
    儿童抽动症的干预并非单纯依靠药物,而是需要结合孩子的症状严重程度,采取 “医疗干预 + 家庭护理 + 学校支持” 的综合模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医疗干预: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家长应首先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儿科进行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行为观察、心理测评等方式,明确孩子的抽动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伴随其他问题(如注意力缺陷、焦虑、抑郁等),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行为治疗(首选非药物干预):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孩子,行为治疗是主要干预方式,常见的方法包括 “习惯逆转训练”(帮助孩子识别抽动前兆,通过替代动作缓解抽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减少情绪紧张对抽动的影响)、“家长培训”(指导家长正确应对孩子的抽动,避免过度关注或指责)。行为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且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长期配合。
 
    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若孩子的抽动症状严重,影响到学习(如频繁抽动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社交(如因抽动被同学嘲笑)或心理健康(如因抽动产生自卑、焦虑),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硫必利、可乐定等,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长需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及症状调整,家长需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定期带孩子复查,监测药物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其他辅助治疗:对于伴随注意力缺陷、情绪问题的孩子,医生可能会结合注意力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孩子的整体状态,减少对抽动症状的叠加影响。
 
    家庭护理:营造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抽动症孩子的症状缓解至关重要,家长需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度关注或指责: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抽动动作(如频繁提醒 “不要眨眼”“别耸肩”)或指责孩子 “不听话”,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反而加重抽动症状。家长应学会 “忽视” 轻微的抽动动作,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正常行为上,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强化孩子的积极表现,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减少环境刺激:抽动症孩子对环境刺激(如噪音、强光、过度兴奋)较为敏感,家长应尽量为孩子营造安静、规律的生活环境,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减少疲劳对抽动症状的诱发。
 
    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情绪紧张、焦虑是诱发抽动症状的重要因素,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当孩子遇到压力(如考试、与同学矛盾)时,帮助孩子通过倾诉、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堆积。
 
    学校支持:建立家校协作机制
 
    学校的理解与支持能帮助抽动症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家长应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让老师了解抽动症的特点,避免老师误解孩子的行为(如将抽动视为 “故意捣乱”);同时,老师可在课堂上给予孩子适当的包容(如允许孩子在抽动严重时短暂休息),引导其他同学尊重抽动症孩子,避免嘲笑或孤立,减少孩子的社交压力,帮助孩子在学校获得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体验。
 
    三、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为抽动症儿童提供专业诊疗与干预支持
 
    对于有抽动症诊疗需求的家庭,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可提供专业的医疗与干预服务。该医院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抽动症)的评估与干预方面,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
 
    医院会为抽动症儿童提供全面的评估服务,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行为观察、专业量表测评等方式,明确孩子的抽动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伴随其他共患病,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行为治疗指导、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及家庭护理建议,确保干预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院注重为家长提供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抽动症的护理知识和行为干预技巧,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也能获得持续的支持;医院营造了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减少孩子对就医的恐惧,让诊疗过程更顺利。医院始终以 “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为目标,通过专业的医疗服务,帮助抽动症儿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篇:儿童抽动症:这些表现家长需要警惕

下一篇:抽动症的三大核心症状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