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抽动症症状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3 20:24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会遇到各种让自己困惑的行为表现。有些孩子会突然出现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等动作,这些看似偶然的 “小动作”,可能并非孩子故意调皮,而是抽动症发出的信号。了解抽动症的常见症状,能帮助家长及时发现问题,为孩子争取更早的干预时机。
 
  一、运动性抽动:身体部位的不自主动作
 
  运动性抽动是抽动症常见的症状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的不自主、快速、反复收缩,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面部抽动
 
  面部是运动性抽动比较容易出现的部位,常见表现有频繁眨眼、挤眉、皱鼻、咧嘴、伸舌、努嘴等。比如孩子会不受控制地快速眨眼睛,即使家长提醒也无法停止;有的孩子会频繁皱起眉头,看起来总是一副 “不高兴” 的样子,实际上是抽动症状导致的。
 
  (二)头颈部抽动
 
  头颈部的抽动症状也较为常见,包括摇头、点头、扭脖子、耸肩等。部分孩子会反复摇头,仿佛在 “否定” 什么;还有的孩子会不自觉地耸动肩膀,尤其是在紧张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三)肢体及躯干抽动
 
  随着病情发展,抽动症状可能会蔓延到肢体和躯干,表现为甩手臂、踢腿、握拳、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这些动作往往突然发生,没有规律,会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比如写字、走路等。
 
  二、发声性抽动:不自主的异常声音
 
  除了身体动作的异常,发声性抽动也是抽动症的重要症状之一,主要与咽喉、鼻腔等部位的肌肉不自主收缩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简单发声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多为无意义的声音,比如清嗓子、咳嗽、吸鼻、哼声、犬吠声等。孩子可能会频繁清嗓子,即使没有喉咙不适也无法控制;有的孩子会反复发出 “哼”“啊” 等单调的声音,让人误以为是故意捣乱。
 
  (二)复杂发声抽动
 
  复杂发声抽动相对少见,表现为重复语言、模仿语言或秽语(不自主地说出不恰当的词语)。比如孩子会反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者模仿动物的叫声,严重时可能会说出一些不文明的词语,这会让家长感到尴尬和焦虑。
 
  三、抽动症症状的共同特点
 
  无论是运动性抽动还是发声性抽动,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助于家长进行初步判断:
 
  (一)不自主性
 
  抽动症状是孩子无法通过意志控制的,即使孩子努力想停止,也只能短暂抑制,之后反而可能出现更频繁的发作。这与孩子故意做鬼脸、调皮捣蛋有本质区别。
 
  (二)波动性
 
  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会时轻时重,在孩子精神紧张、疲劳、兴奋、受到批评或压力大时,症状会明显加重;而在孩子放松、专注于某件事(如看电视、玩游戏)或入睡后,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
 
  (三)多样性和转移性
 
  抽动症的症状并非固定不变,可能会从一种表现转变为另一种表现,比如从眨眼逐渐发展为耸肩、清嗓子等;也可能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比如从面部抽动蔓延到肢体抽动。
 
  四、发现这些表现后,家长该怎么做?
 
  当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疑似抽动症的表现时,家长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避免误解和指责
 
  很多家长由于对抽动症缺乏了解,会把孩子的症状当作 “坏习惯” 来批评、指责甚至惩罚,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症状加重。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理解孩子的症状是不由自主的,避免给孩子贴上 “调皮”“不听话” 的标签。
 
  (二)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如果孩子的异常表现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且符合抽动症的特点,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症状观察和必要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眼部疾病、咽喉疾病等),明确诊断是否为抽动症。
 
  (三)配合干预和治疗
 
  一旦确诊为抽动症,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干预和治疗。轻度抽动症通过环境调整和心理干预即可缓解,比如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减少压力、多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孩子,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行为干预,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定期带孩子复诊。
 
  五、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院,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诊疗经验。针对儿童抽动症等相关病症,医院会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助力孩子恢复健康。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上一篇:广州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抽动症?

下一篇:孩子有这些行为,或许是抽动症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