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疾病?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19 20:32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19 20:32
在面对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清嗓子、耸肩等抽动症状时,很多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抽动症到底是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疾病?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疾病的认知,更影响着后续的应对和干预方式。事实上,抽动症的本质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某一类。
一、从医学定义看:抽动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
从医学角度来说,抽动症被明确归类为神经发育障碍,这意味着其根源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研究发现,抽动症患儿的大脑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可能存在异常。这些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其失衡会导致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不自主的抽动症状。这一机制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直接相关,是抽动症作为神经疾病的核心依据。
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大脑中的基底核、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参与运动控制和行为调节,抽动症患儿的这些脑区可能存在功能异常或发育不成熟。这种结构性或功能性的改变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导致机体无法正常抑制多余的运动冲动,进而出现反复的抽动动作。
遗传与发育因素:抽动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孩子患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此外,胎儿期的环境因素(如母体感染、接触有害物质)、出生时的产伤等,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抽动症的发病概率。这些因素均指向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而非单纯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因素:影响抽动症症状的重要变量
虽然抽动症的本质是神经疾病,但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和症状表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关系。
心理压力会加重症状:孩子在面临学习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陌生环境等心理压力时,抽动症状往往会明显加重。这是因为压力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加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例如,有些孩子在考试前或被家长严厉批评后,眨眼、耸肩的频率会显著提高,而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症状则会减轻。
心理问题可能伴随出现:长期的抽动症状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引发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 “异常” 动作受到同学的嘲笑或误解,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等表现,影响社交和学习。这些心理问题并非抽动症的根源,而是疾病带来的次生影响,但反过来又会加重抽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干预能辅助改善症状:尽管抽动症的核心是神经问题,但心理干预(如行为治疗、心理疏导)在缓解症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建立自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理因素对神经系统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抽动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这也从侧面说明,心理因素与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
三、正确认知:二者结合,综合干预是关键
明确抽动症的神经本质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后,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避免陷入 “只重视神经治疗” 或 “单纯归因于心理问题” 的误区。
一方面,要认识到抽动症并非孩子 “故意调皮” 或 “心理脆弱” 的表现,而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如到医院的儿科或儿童神经科进行诊断和评估,必要时采取药物或神经调节等针对性治疗。
另一方面,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为其创造宽松、支持的成长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其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其正确看待疾病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心理负担,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形成 “神经治疗 + 心理支持” 的综合干预方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四、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内分泌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诊疗经验,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团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医院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努力为孩子们提供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上一篇:抽动症是什么病?常见症状详解
下一篇:儿童抽动症的常见误区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