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患儿吸鼻子频繁应该怎么办?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14 20:25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14 20:25
当抽动症患儿频繁出现吸鼻子的动作时,很多家长可能会误以为是孩子感冒或鼻炎发作,反复给孩子用药却不见效果。实际上,这种频繁吸鼻子多是抽动症引起的发声性抽动表现,需要家长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了解背后的原因和科学的处理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一、区分抽动症吸鼻子与普通鼻部问题,避免误判
要解决抽动症患儿频繁吸鼻子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这种症状与普通鼻部问题的区别,避免陷入干预误区:
普通的感冒、鼻炎等鼻部疾病引起的吸鼻子,通常是由于鼻腔内有分泌物堵塞、鼻黏膜充血肿胀或鼻痒导致的,孩子会通过吸鼻子来缓解鼻塞、鼻痒等不适。这类情况往往伴随流鼻涕、打喷嚏、鼻子发红等症状,在使用感冒药、鼻炎药或鼻腔护理后,症状会明显减轻,且不会反复出现无分泌物时的吸鼻子动作。
而抽动症患儿的频繁吸鼻子,本质是咽喉、鼻腔周围肌肉不自主收缩的结果,与鼻腔是否有分泌物无关。即使孩子鼻腔通畅、没有分泌物,吸鼻子的动作也会反复出现,且频率较高,在孩子紧张、兴奋、疲劳或受到他人关注时,症状会加重;在孩子放松、专注于玩耍或入睡后,症状会减轻甚至暂时消失。此外,这种吸鼻子症状常与其他抽动症状同时存在,如眨眼、耸肩、清嗓子等。
二、频繁吸鼻子不干预,可能带来这些困扰
抽动症患儿频繁吸鼻子若长期得不到正确干预,会给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带来诸多困扰:
在社交场合中,孩子频繁吸鼻子的动作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议论,甚至可能被同学嘲笑,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逐渐变得孤僻,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
从心理层面来说,孩子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吸鼻子动作而感到烦躁、焦虑。当家长不理解,反复指责孩子 “别吸了” 或错误地给孩子使用鼻部药物时,孩子的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可能导致吸鼻子的症状更加频繁,形成 “症状 - 压力 - 症状加重” 的恶性循环。
另外,长期频繁吸鼻子会让孩子的鼻腔及周围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可能引发鼻部酸胀、咽喉不适等躯体感受,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日常状态。
三、分步骤应对,科学缓解频繁吸鼻子症状
针对抽动症患儿频繁吸鼻子的问题,家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科学应对:
(一)调整心态,避免强化症状
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症状,明白这是疾病导致的不自主行为,而非孩子故意调皮。避免过度关注孩子吸鼻子的动作,不要反复提醒或指责,否则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强化症状。家长应保持平和的态度,像对待孩子的正常行为一样看待,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
(二)创造低压力环境,减少症状诱发因素
抽动症症状的轻重与环境压力密切相关。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过高的学习压力和过多的批评指责,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下生活。同时,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减少孩子因紧张、疲劳诱发吸鼻子症状的机会。
(三)通过行为引导,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频繁吸鼻子时,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来转移其注意力,比如让孩子玩积木、画画、听故事、做游戏等。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对自身吸鼻子动作的关注度会降低,症状可能会自然减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引导要自然进行,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在刻意纠正他的行为,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四)寻求专业帮助,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如果孩子频繁吸鼻子的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严重程度、年龄等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对于轻度症状,可能会通过心理疏导、行为训练(如习惯逆转训练,让孩子用缓慢的深呼吸替代吸鼻子动作)等方式进行干预;对于中重度症状,可能会在行为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症状。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干预,定期复诊,根据孩子的恢复情况调整方案。
四、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院,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诊疗经验。针对儿童抽动症等相关病症,医院会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助力孩子恢复健康。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下一篇:儿童抽动症的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