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筛查量表 M-CHAT 是什么?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6 20:17
  在儿童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发现中,科学的筛查工具起着关键作用。自闭症筛查量表 M-CHAT 就是其中一款广泛应用的早期筛查工具,它能帮助家长和医疗从业者快速识别 18-30 个月幼儿可能存在的自闭症风险,为后续专业评估和干预争取时间。本文将从 M-CHAT 的基本概念、适用范围、内容结构、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一、M-CHAT 的基本概念:专为幼儿设计的早期筛查工具
 
  M-CHAT 全称为 “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即 “幼儿自闭症修正筛查量表”,是由美国学者基于儿童自闭症早期行为特征研发的标准化筛查工具。它并非诊断工具,而是通过评估幼儿的特定行为表现,判断其是否存在自闭症风险,目的是让有潜在风险的幼儿能尽早进入专业诊断流程,避免因延误干预影响预后。
 
  与其他自闭症评估工具相比,M-CHAT 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耗时短,且无需专业医疗背景即可初步使用(需由专业人员解读结果),非常适合在儿童保健体检、社区健康服务等场景中开展早期筛查,尤其针对 18-30 个月这一自闭症早期信号易被察觉的关键阶段。
 
  二、M-CHAT 的适用人群与核心目的
 
  适用人群:M-CHAT 主要针对 18-30 个月的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已开始展现社交沟通、兴趣行为等方面的发育特征,也是自闭症早期干预的 “黄金窗口期”。若幼儿年龄小于 18 个月,部分行为发育尚未成熟,筛查结果可能存在偏差;若超过 30 个月,若存在自闭症风险,症状可能已更明显,需结合更全面的评估工具,但 M-CHAT 仍可作为初步筛查的参考。
 
  核心目的:M-CHAT 的核心目的是 “识别风险” 而非 “确诊疾病”。它通过捕捉幼儿在社交沟通、兴趣狭窄、刻板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筛选出可能存在自闭症倾向的幼儿,再由专业医生进一步通过临床观察、发育评估、家长访谈等方式确诊,避免漏筛或过度担忧。
 
  三、M-CHAT 的内容结构:聚焦自闭症核心行为特征
 
  M-CHAT 量表包含 23 个问题(部分版本为简化版,问题数量略有减少),所有问题均围绕自闭症的核心症状设计,主要分为 “社交沟通” 和 “兴趣行为” 两大维度,每个问题均以 “是 / 否” 或 “经常 / 偶尔 / 从不” 的方式作答,具体内容方向如下:
 
  社交沟通维度:这一维度的问题聚焦幼儿的社交互动和语言发育情况,例如 “当你叫宝宝的名字时,他 / 她会转头看你吗?”“宝宝会主动用手指着东西(如玩具、食物)让你看吗?”“宝宝会说至少 10 个不同的词语(不包括‘爸爸’‘妈妈’的重复)吗?” 等,通过这些问题判断幼儿是否存在社交回应不足、主动沟通缺乏、语言发育滞后等情况。
 
  兴趣行为维度:该维度主要评估幼儿是否存在兴趣狭窄、刻板行为等特征,例如 “宝宝会反复摇晃身体、拍手或转圈吗?”“宝宝对玩具的玩法是否异常(如只玩玩具的某一部分,而非正常玩耍)?”“宝宝是否对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如家具位置调整)表现出强烈抗拒?” 等,这些问题对应自闭症幼儿常见的行为异常表现。
 
  四、M-CHAT 的使用方式与结果解读
 
  使用方式:M-CHAT 通常由家长或主要照顾者填写,在安静的环境中,根据宝宝近 1 个月的实际表现如实作答,填写时间一般不超过 10 分钟。填写完成后,由儿科医生、儿童保健科医生或专业的儿童发育评估人员进行计分和解读。部分医疗机构会在儿童 18 个月、24 个月的常规保健体检时,将 M-CHAT 作为必查项目之一,也可由家长自行在正规医疗平台获取量表(需注意选择官方版本),初步自查后携带结果就医。
 
  结果解读:M-CHAT 通过计分判断幼儿的自闭症风险等级,一般分为 “低风险”“中等风险” 和 “高风险”:
 
  低风险:若作答结果中,异常行为相关的问题数量较少(通常为 0-2 个),说明幼儿当前的行为表现符合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暂时无需进一步评估,但仍需持续观察后续发育情况。
 
  中等风险:若存在 3-4 个异常行为相关问题,或某一关键问题(如语言发育、社交回应)表现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在 1-2 个月后再次复查 M-CHAT,观察行为是否有改善,同时结合日常发育记录进行综合判断。
 
  高风险:若异常行为相关问题达到 5 个及以上,或多个核心维度(如社交、语言、行为)均出现明显异常,医生会建议立即进行更全面的专业评估(如发育行为评估、心理评估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自闭症倾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M-CHAT 的结果,即使为 “高风险”,也需通过专业的临床评估才能确诊;同样,“低风险” 也不代表完全排除风险,若家长后续发现宝宝出现新的异常表现,仍需及时就医。
 
  五、使用 M-CHAT 的注意事项
 
  避免主观臆断:填写量表时,需基于宝宝的实际表现,而非 “希望宝宝如何表现”,避免因过度乐观或焦虑导致作答不准确,影响结果判断。
 
  结合日常观察:M-CHAT 的结果需结合宝宝长期的日常行为综合看待,例如某一问题的异常可能是偶然情况,但若与日常观察到的 “叫名无回应”“不主动沟通” 等表现一致,则需更重视。
 
  选择正规渠道:获取 M-CHAT 量表时,应通过医院、官方医疗平台等正规渠道,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的修改版本,确保量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病症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可为幼儿提供包括发育评估在内的相关服务,若家长对宝宝的发育情况存在疑虑,或需要解读 M-CHAT 等筛查量表的结果,医院可结合宝宝的具体情况提供专业指导,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宜的干预建议,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M-CHAT 作为自闭症早期筛查的重要工具,能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宝宝发育中的潜在问题。但筛查只是第一步,若结果提示风险,关键是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科学评估明确情况,为宝宝争取早期干预的机会,这对儿童后续的发育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上一篇:自闭症孩子社交训练的好处

下一篇:自闭症是什么病?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