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不会分享玩具该怎么教?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07 20:3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分享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然而,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学会分享玩具可能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家长或监护人,了解如何引导自闭症孩子学会分享玩具,对于他们的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自闭症孩子往往存在社交沟通障碍,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和意图,这使得分享这一行为对他们来说变得复杂。比如,有些自闭症孩子在玩玩具时,可能只是专注于玩具给自己带来的感官刺激,如旋转玩具的视觉刺激、挤压玩具的触觉感受等,此时若他人介入,会干扰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从而引发抗拒分享的表现。同时,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也可能影响分享,他们对玩具的玩法、摆放顺序等有固定模式,别人参与可能打乱这种模式,导致不安与焦虑,进而拒绝分享。此外,他们对物品所属关系的认知可能不够清晰,不清楚哪些玩具是自己的、哪些可以分享给他人。
 
  建立信任关系是基础
 
  在教导自闭症孩子分享玩具前,与他们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极为关键。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通过温柔的拥抱、轻声细语的交流以及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如一起搭建积木、玩拼图等,来增强与孩子的情感连接。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与支持,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才更有可能接受后续关于分享的教导。例如,每天固定安排一段亲子互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全身心投入与孩子的游戏,不打断、不批评,让孩子充分享受与家长共处的快乐时光,逐步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
 
  示范与模仿学习
 
  自闭症孩子通常对直观、具体的事物理解较好。家长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分享行为,让孩子直观地看到分享的过程与结果。比如,家长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水果,一边分享一边说:“我把这个苹果分给你,分享让我们都很开心。” 让孩子观察到分享带来的积极情绪。同时,鼓励孩子模仿家长的分享行为,从简单的开始,如让孩子把一个小贴纸分享给家长,当孩子完成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也可以利用玩偶进行角色扮演,一个玩偶把玩具分享给另一个玩偶,展示分享后玩偶们的快乐,引导孩子模仿。
 
  制定清晰规则
 
  为孩子制定明确的分享规则,帮助他们理解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规范。例如,设定 “轮流玩” 规则,当有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时,告诉孩子每个小朋友玩玩具 10 分钟,时间到了就交换,并用定时器提醒。或者建立 “分享奖励” 机制,孩子每成功分享一次玩具,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积累一定数量的贴纸可以兑换喜欢的礼物,如一本漫画书或一个新玩具。规则一旦制定,要始终如一地执行,让孩子逐渐养成遵守规则进行分享的习惯。
 
  借助游戏训练分享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自闭症孩子也不例外。设计一些以分享为主题的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享。比如 “玩具传递” 游戏,几个孩子围坐一圈,一个孩子拿着玩具开始传递,边传边说:“我把玩具分享给你。” 传到一个孩子后,再反向传递回来。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不仅体验到分享的过程,还能感受到与他人互动的乐趣。又如 “合作搭建” 游戏,准备一套积木,让孩子们一起合作搭建一座城堡,在搭建过程中,他们需要互相分享积木,共同完成任务,从而逐渐理解分享对于合作的重要性。
 
  及时表扬与鼓励
 
  当孩子有分享玩具的行为表现时,哪怕只是很微小的进步,家长都要及时给予具体、真诚的表扬和鼓励。不要只是简单地说 “你真棒”,而是要明确指出孩子的好行为,比如 “你把小汽车分享给了小明,让他也能开心地玩,你真是个大方的好孩子”。这种具体的表扬能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哪种行为是被认可的,强化他们的分享意愿。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给予一个拥抱、一颗小糖果等作为奖励,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分享带来的积极结果。
 
  教导自闭症孩子分享玩具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持续不断地引导和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成长,他们将逐渐掌握分享这一重要的社交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领域,是一家集医疗、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他们在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为儿童提供精准的检查与诊断。在服务方面,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上学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下一篇:自闭症孩子能学会骑自行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