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间遗尿症怎么治?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16 20:58
  夜间遗尿症是儿童遗尿症中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孩子夜间睡眠时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床,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还可能让孩子因 “床单湿了” 产生自卑、焦虑,甚至害怕睡觉。很多家长尝试过 “睡前不喝水”“夜间频繁叫醒孩子” 等方法,却发现效果有限,甚至让孩子因睡眠被打断而哭闹。实际上,夜间遗尿症的治疗需要结合孩子夜间排尿的生理特点,从 “减少夜间尿量”“增强排尿控制”“缓解心理压力” 三个核心目标出发,采取分阶段、个性化的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孩子夜间遗尿症的科学治疗方法,包括家庭可操作的基础干预、需要医生指导的专业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有需求的家庭介绍相关医疗资源,帮助孩子摆脱夜间尿床困扰,睡个安稳觉。
 
  一、先了解:孩子夜间遗尿症的常见原因,对症治疗是关键
 
  夜间遗尿症并非单一因素导致,明确原因才能让治疗更有针对性,常见原因包括: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这是主要的生理原因。正常孩子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减少尿量生成,让膀胱能容纳尿液到天亮;而夜间遗尿症孩子,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超过膀胱储存能力,进而尿床。
 
  膀胱功能异常:部分孩子夜间膀胱容量偏小,或膀胱肌肉不稳定(容易频繁收缩),即使夜间尿量正常,也无法容纳到天亮,导致尿液不受控制排出。
 
  神经发育延迟:控制夜间排尿的神经通路(如大脑皮层、脊髓)尚未成熟,孩子无法在夜间感知膀胱充盈的信号,不能从睡眠中醒来排尿,只能在无意识中尿床。
 
  心理与生活因素:睡前过度兴奋(如玩游戏、看动画片)、睡眠过深,或家庭压力(如父母吵架、转学),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夜间遗尿,形成 “尿床→焦虑→更易尿床” 的循环。
 
  明确原因后,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尝试偏方。
 
  二、基础治疗:家庭可操作的 4 个方法,适合轻度夜间遗尿
 
  对于轻度夜间遗尿(每周尿床 12 次,无明显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可先通过以下家庭干预方法,帮助孩子改善症状,这些方法安全无副作用,且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
 
  1. 科学控液:减少夜间尿量,不 “一刀切” 限水
 
  很多家长为避免孩子尿床,会让孩子睡前几小时完全不喝水,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孩子夜间口渴、脱水,反而影响睡眠。正确的控液方法是:
 
  白天正常饮水:上午、下午无需限制孩子喝水,保证每日饮水量(按年龄计算,如 5 岁孩子每日约 10001500 毫升),避免孩子因白天缺水而夜间过量饮水;
 
  傍晚逐渐减量:从 17:00 开始,逐渐减少孩子的饮水量,如晚餐少喝汤、不喝果汁;睡前 1 小时内,仅允许孩子喝几口温水(不超过 50 毫升),避免喝牛奶、可乐、果汁等利尿饮品;
 
  睡前排空膀胱:每天睡前 1530 分钟,提醒孩子去厕所彻底排空膀胱,减少夜间膀胱内的初始尿量。
 
  2. 夜间定时唤醒:建立 “膀胱充盈→醒来排尿” 反射
 
  定时唤醒是帮助孩子建立夜间排尿反射的关键,核心是 “让孩子在清醒状态下排尿”,而非半睡半醒被动排尿,具体做法:
 
  确定唤醒时间:先观察孩子平时尿床的时间(如凌晨 2 点、4 点),在尿床前 30 分钟  1 小时唤醒孩子,例如孩子常凌晨 2 点尿床,可在凌晨 1:30 唤醒;
 
  温和唤醒,确保清醒:用轻声叫孩子名字、轻拍肩膀的方式唤醒,不要直接拽孩子或大声喊叫,避免孩子受惊;等孩子完全清醒(能自己走路、说话)后,再让孩子去厕所排尿,排尿后可让孩子喝几口温水,再回床睡觉;
 
  逐渐延长间隔:若孩子连续 12 周在唤醒时间未尿床,可逐渐延长唤醒间隔(如从凌晨 1:30 调整到凌晨 2:00),直到孩子能自主醒来排尿,或整夜不尿床。
 
  3. 睡眠习惯调整:避免睡眠过深,提高膀胱感知力
 
  孩子睡眠过深时,即使膀胱充盈,也难以醒来,家长可通过调整睡眠习惯改善: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让孩子在同一时间睡觉、起床(包括周末),例如晚上 8:30 睡觉、早上 7:00 起床,避免熬夜或白天过度午睡(午睡不超过 1 小时),让孩子形成规律的睡眠节律,减少深度睡眠时长;
 
  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睡前 1 小时内,不允许孩子玩剧烈运动、看刺激的动画片或玩电子游戏,可通过讲故事、听轻音乐、泡脚等方式帮助孩子放松,进入平稳的浅睡眠状态,便于夜间感知膀胱充盈信号。
 
  4. 正向激励:减少心理压力,让孩子主动配合
 
  夜间遗尿的孩子容易因尿床产生自卑,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需通过正向激励让孩子感受到 “改善尿床是一件积极的事”:
 
  准备 “进步奖励表”:在孩子房间贴一张表格,若孩子当天夜间被唤醒后能自主排尿、未尿床,或睡前主动去厕所,就贴一枚彩色贴纸;集满 10 枚贴纸,兑换孩子喜欢的小奖励(如一本绘本、一次亲子游戏时间);
 
  不指责、不比较:即使孩子偶尔尿床,也不要说 “你怎么又尿床了,真没用”“隔壁小明都不尿床” 等话,而是温和地说 “没关系,我们下次提前一点唤醒,肯定能做好”,避免孩子因自责加重心理负担。
 
  三、专业治疗:中重度夜间遗尿需医生干预,常见方法有这些
 
  若孩子通过家庭干预 13 个月后,夜间遗尿仍无改善(如每周尿床 3 次以上),或属于中重度遗尿(每晚都尿床、伴随白天尿裤子),需带孩子到医院儿科或儿童泌尿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1. 药物治疗:短期辅助减少夜间尿量,需严格遵医嘱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中重度夜间遗尿,或家庭干预效果不佳的情况,需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病因选择药物,不可自行购买:
 
  去氨加压素:较常用的药物,通过增加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夜间尿量生成,适合夜间尿量多的孩子。通常在睡前 1 小时服用(片剂或滴剂),剂量需根据孩子年龄调整(如 58 岁孩子每次 0.2 毫克),疗程一般为 36 个月,停药时需逐渐减量(如从每天服用改为隔天服用),避免症状反弹;
 
  注意事项:服用去氨加压素期间,需严格控制孩子睡前饮水量,避免因药物减少尿量的同时,孩子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罕见但需警惕);每月需带孩子复查,观察药物效果和是否有副作用(如头痛、恶心)。
 
  2. 膀胱功能训练:增强膀胱容量,提高夜间储尿能力
 
  若孩子因膀胱容量小、膀胱不稳定导致夜间遗尿,医生会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常见方法:
 
  白天憋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在有尿意时适当憋尿(如 “再等 5 分钟去厕所”),逐渐延长憋尿时间(从 10 分钟到 30 分钟),帮助扩大膀胱容量;
 
  分次排尿训练:每次孩子排尿时,让孩子先排一部分(约 1/2),停顿 10 秒后再排剩余尿液,训练膀胱肌肉的控制能力,减少夜间膀胱不稳定收缩;
 
  记录排尿日志:家长需按医生要求,记录孩子每天的饮水量、排尿时间、尿量、是否尿床,便于医生根据日志调整训练方案。
 
  3. 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打破 “遗尿→心理压力” 循环
 
  若孩子因夜间遗尿产生明显心理问题(如害怕睡觉、拒绝参加集体住宿),医生会建议结合心理干预:
 
  儿童心理疏导:由儿童心理医生通过沙盘游戏、绘画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焦虑情绪,纠正 “我没用” 的负面认知;
 
  家庭心理指导:医生会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夜间遗尿问题,如避免过度关注尿床、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时教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同学的调侃(如 “尿床是暂时的,我们正在一起改善”),减少孩子的社交压力。
 
  四、注意事项:这些误区会影响治疗效果,家长要避开
 
  在治疗孩子夜间遗尿症时,家长需避开以下误区,避免让治疗 “事倍功半”:
 
  不要盲目使用 “偏方”:如给孩子贴 “遗尿贴”、喝 “中药偏方”,这些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延误治疗,甚至因成分不明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不要过度依赖药物:药物仅为短期辅助,不能替代家庭干预和行为训练,若长期依赖药物,停药后容易反弹,需在医生指导下 “药物 + 家庭干预” 结合;
 
  不要忽视心理问题:即使孩子夜间遗尿频率减少,若仍害怕睡觉、回避社交,需继续关注心理状态,避免因 “治疗有效果” 而忽视心理隐患;
 
  不要急于求成:夜间遗尿症的治疗需要时间,多数孩子需 36 个月才能完全改善,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因短期内无效果而放弃治疗。
 
  五、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为夜间遗尿症孩子提供专业诊疗支持
 
  对于有夜间遗尿症诊疗需求的家庭,广州天使儿童医院能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医院设有儿科、儿童泌尿科、儿童保健科等相关科室,可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改善夜间遗尿:
 
  全面病因排查:通过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膀胱功能评估、抗利尿激素水平检测等检查,明确孩子夜间遗尿的原因(如是否为抗利尿激素不足、膀胱功能异常),避免盲目治疗;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制定方案 —— 若为夜间尿量多,指导使用去氨加压素(严格遵医嘱);若为膀胱功能异常,开展专业膀胱训练;若伴随心理问题,结合儿童保健科资源进行心理疏导;
 
  家庭护理指导:医护人员会向家长详细讲解夜间定时唤醒、科学控液、睡眠调整的具体方法,如根据孩子的尿床时间制定个性化唤醒计划,教家长如何通过正向激励让孩子配合治疗;
 
  长期随访跟踪:治疗期间,医院会定期随访,根据孩子的症状变化调整方案,如孩子连续 1 个月未尿床,指导家长逐渐减少唤醒次数,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到整夜不尿床。
 
  若家长计划带孩子到该院就诊,建议提前通过医院官方渠道了解科室出诊信息和就诊流程,按指引做好准备(如记录孩子近期的尿床时间、饮水量),以便更高效地完成诊疗。
 
  孩子夜间遗尿症的治疗,核心是 “家庭基础干预 + 专业医疗支持”,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要结合孩子的情况,从控液、唤醒、睡眠调整、正向激励入手,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多数孩子能在 12 年内摆脱夜间尿床,睡个安稳觉。记住,治疗过程中,家长的耐心和理解是孩子的动力,避免指责、多给鼓励,才能让孩子在改善遗尿的同时,保持自信快乐的心态。

上一篇:孩子 6 岁还常尿床?别不当回事!

下一篇:孩子遗尿症,很自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