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小地图”:原发性与继发性遗尿,你了解多少?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3-22 18:5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遗尿是一个令许多家长困扰的问题。遗尿,俗称“尿床”,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也给家长带来了额外的清洁负担。然而,遗尿并非简单的“懒惰”或“习惯不好”,它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什么是遗尿?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无意识排尿的现象。根据病因和发生情况,遗尿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
 
  原发性遗尿:从“小”就有的困扰
 
  定义:
 
  原发性遗尿是指儿童自出生起,从未有过连续6个月以上的夜间不尿床期。
 
  简单来说,就是“一直以来都尿床”。
 
  常见原因:
 
  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儿童的膀胱容量较小,夜间尿液储存量不足。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液生成过多。
 
  睡眠觉醒障碍:儿童无法在膀胱充盈时及时醒来。
 
  遗传因素。
 
  特点:
 
  多见于男孩。
 
  可能伴有家族史。
 
  通常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
 
  继发性遗尿:突然出现的“小意外”
 
  定义:
 
  继发性遗尿是指儿童在有过连续6个月以上的夜间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夜间遗尿。
 
  也就是说以前不尿床,现在又开始了。
 
  常见原因:
 
  泌尿系统感染。
 
  糖尿病。
 
  心理因素:如家庭变故、学习压力等。
 
  便秘。
 
  神经系统疾病。
 
  特点:
 
  可能伴有其他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需要警惕潜在的器质性疾病。
 
  如何区分和应对?
 
  详细记录孩子的排尿情况,包括尿床频率、时间、尿量等。
 
  观察孩子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日间尿频、尿急、尿痛、便秘等。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等。
 
  心理疏导。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
 
  遗尿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避免责骂和惩罚。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前减少饮水、规律作息、睡前排空膀胱等。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遗尿问题。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的区别,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一篇:告别“小地图”,不再湿漉漉!孩子尿床,家长别慌,实用方法来帮

下一篇:告别尿床,让孩子拥有香甜睡眠——揭秘遗尿症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