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低有什么表现?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4-07-09 09:55
  低肌张力,也称为肌张力低下,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和张力减弱。这种症状常见于早产儿脑瘫患者,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低肌张力的症状、原因。
 
  一、低肌张力的症状
 
  1. 肢体活动能力受限:低肌张力患儿在进行站立、行走、抓握等动作时,肌肉力量不足,导致动作缓慢、不稳。例如,当他们尝试拿起一个玩具时,可能因为手指无力而无法紧紧握住,导致玩具滑落。
 
  2. 关节活动范围过大:由于肌肉无法有效支撑关节,低肌张力患儿的关节活动范围往往超过正常范围。例如,他们的膝盖可能过度弯曲,使得站立和行走时身体摇晃不稳。
 
  3. 肌肉松弛:低肌张力患儿的肌肉较为松弛,触之感觉软弱无力。例如,他们的手臂可能无力地垂下,缺乏正常的肌肉紧张度。
 
  4. 姿势异常:低肌张力患儿由于肌肉力量不足,难以保持正常姿势。例如,在坐立时,他们可能无法维持挺直的背部,而是出现弯腰驼背的姿势。
 
  5. 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面部和喉部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导致低肌张力患儿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问题。例如,他们可能发音不清,或者吞咽时食物容易卡在喉咙里。
 
  二、低肌张力的原因
 
  1.脑部损伤:早产儿脑瘫患者由于脑部发育不完全,可能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进而引发低肌张力。
 
  2.先天性遗传因素:部分低肌张力患儿可能存在遗传基因突变,导致肌肉发育不良。
 
  3.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等疾病,可能导致肌肉力量减弱。
 
  如果有低肌张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早产儿脑瘫:识别关键症状

下一篇:宝宝肌张力低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