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总走神,作业拖到半夜?别只骂他 “不专心”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27 23:59
  不少家长每天都在为孩子的学习状态焦虑:上课坐不住,眼神总飘向窗外,老师讲的内容左耳进右耳出;回家写作业更是磨磨蹭蹭,明明 1 小时能完成的任务,非要拖到半夜,催了无数次还是 “慢半拍”。这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骂孩子 “不专心”“没毅力”,可你知道吗孩子这些表现,或许不是故意调皮,而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 在背后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多动症与孩子专注力的那些事,帮家长走出认知误区,用科学方法帮孩子。
 
  先分清:普通 “走神” 和多动症不一样
 
  很多家长容易把孩子偶尔的注意力不集中当成多动症,其实二者有明显区别。普通 “走神” 通常是暂时的,比如上课听到窗外的鸟叫分神,但老师提醒后能快速回到课堂;写作业时想玩玩具,不过约定好时间后能继续完成。而多动症孩子的 “不专心” 是持续性的,比如上课几乎全程坐不住,会随意下座位、和同学说话,即使老师多次批评也难改正;写作业时会频繁分心,一会儿找笔、一会儿喝水,1 小时的作业可能要拖 3-4 小时,还常常出现漏题、错题的情况。另外,多动症孩子除了注意力问题,还可能伴随多动、冲动的表现,比如经常乱跑、很难安静地玩游戏,和小伙伴相处时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争抢玩具。
 
  别忽视:多动症不干预,影响孩子长远发展
 
  如果家长误以为孩子的 “不专心” 是 “调皮”,没有及时关注和干预,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在学习上,多动症孩子因为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效率低、作业完成质量差,成绩会逐渐落后于同龄人,长期下来可能会产生 “我比别人笨” 的自卑心理,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情绪。在社交方面,他们的多动、冲动容易让小伙伴觉得 “难相处”,进而被孤立,影响人际关系发展,导致孩子变得内向、孤僻。此外,随着年龄增长,注意力缺陷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做事没有条理、经常丢三落四,成年后在工作、生活中也容易遇到更多挑战。
 
  家长该做:科学应对,帮孩子改善状态
 
  当发现孩子可能存在多动症倾向时,家长不要焦虑,更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首先,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确定孩子是否真的患有多动症,以及症状的轻重程度。如果确诊,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比如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同时结合行为干预。其次,在家中为孩子创造适合专注的环境,比如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空间,摆放简洁,避免玩具、电视等干扰因素;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养成按时学习、按时休息的习惯。另外,家长可以通过小游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和孩子玩 “找不同”“拼图” 等,每次游戏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在孩子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 “今天你写作业比昨天专心多了,真棒”,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增强自信心。?
 
 
 
  孩子上课 走神、作业拖拉,不是简单的 “不专心” 就能概括的,背后可能藏着多动症的原因。作为家长,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和细心,学会分辨孩子的真实情况,不盲目指责,用科学的方式理解和帮助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只要我们找对方法,给予足够的支持,就能帮孩子逐渐改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走弯路,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孩子不说话,也不理人,当心是自闭症缠上了孩子

下一篇:孩子多动,注意力差,警惕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