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是病吗? 警惕多动症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16 20:53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16 20:53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沓,成绩总是跟不上,第一反应是 “孩子不够努力”“学习态度有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有些 “学习困难” 可能不是孩子的 “主观意愿”,而是和神经发育相关的健康问题?其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 “多动症”)就是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学习困难算不算 “病”?如何警惕多动症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一、学习困难:不一定是 “不用心”,可能藏着健康信号
很多家长觉得 “学习困难” 只是孩子暂时的 “跟不上”,只要多催促、多辅导就能改善。但实际上,学习困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等外部因素导致的 “暂时性落后”,通过调整就能缓解;另一种则是由神经发育、认知功能等内部问题引发的 “病理性困难”,比如多动症、阅读障碍等。如果孩子长期出现 “坐不住、记不住、学不会”,且排除了外部因素,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 这不是 “孩子懒”,而是可能需要专业干预的信号。
二、多动症与学习困难:不是 “调皮”,而是 “控制不住”
提到多动症,很多人会觉得是 “孩子太调皮、爱捣乱”,但其实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 “注意力缺陷” 和 “多动冲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比如上课只能集中注意力 10-15 分钟,容易被窗外的声音吸引;写作业时频繁涂改、漏题,甚至把 “3” 写成 “5”;明明会做的题,因为粗心大意频繁出错。这些表现不是孩子 “故意不听话”,而是他们大脑对注意力的调控能力较弱,难以自主控制行为和思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滑。
三、别把 “调皮” 当 “多动”:3 个关键区别要分清
家长很容易把孩子的 “调皮” 和 “多动症” 混淆,其实两者有明显区别:首先看 “场合”—— 调皮的孩子在课堂、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的场合能收敛行为,而多动症孩子无论在哪都难以控制冲动;其次看 “目的性”—— 调皮的孩子搞恶作剧、打闹有明确原因(比如想引起关注),多动症孩子的多动多是无目的的(比如反复摆弄铅笔、原地转圈);看 “影响”—— 调皮不会严重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而多动症会导致孩子成绩持续落后,和同学、老师的互动频繁出现矛盾。
四、发现异常该怎么做?先别慌,做好这 3 步
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倾向,家长不用过度焦虑,可按这 3 步处理:第一步 “观察记录”—— 记录孩子在课堂、家庭、社交中的表现,比如每天注意力集中的时长、多动行为的频率;第二步 “专业检查”—— 带孩子去儿科、儿童保健科或精神心理科,通过行为评估、心理测试等专业检查确诊;第三步 “科学干预”—— 若确诊多动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如行为治疗、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同时家庭要配合调整:比如给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把学习任务拆分成 “小目标”(如先写 20 分钟作业再休息),减少对孩子的指责,多给予鼓励。
结尾
学习困难不是 “不治之症”,多动症也不是 “坏孩子的标签”。关键在于家长能否及时发现隐藏的健康信号,避免用 “懒”“笨” 等标签否定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正面临学习困境,不妨先放下偏见,多一份观察和理解 —— 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让他们在成长中少一些挫败,多一些自信。
上一篇:如何提高多动症孩子的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