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多动症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10 20:14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10 20:14
很多家长和老师常常发现,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小动作不断,坐不住,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些行为有时被误解为调皮捣蛋、性格活泼,但如果这些表现长期存在且影响学习、纪律和人际关系,就需要警惕是否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有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多动症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干预方法,帮助家长科学识别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什么是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控制困难和活动过多三大核心症状。多动症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还可能对其社交能力、情绪管理及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深远影响。虽然多动症在儿童期较为常见,但若未得到及时干预,症状可能持续至青少年甚至成年阶段。
多动症的常见表现
多动症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在细节上出错,粗心大意;
难以持续关注任务或游戏活动;
似乎没有在听别人说话;
不愿意或逃避需要持续用脑的任务;
容易被外界刺激分心;
日常活动中经常丢三落四。
2. 多动冲动
坐不住,手脚不停动来动去;
在需要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
过度跑动或攀爬,在不适当的场合显得格外活跃;
难以安静地参与休闲活动;
像装了马达”一样不停说话;
抢答问题,难以等待轮到自己;
打断他人谈话或游戏。
3. 混合型表现
部分孩子同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两种表现,被称为混合型多动症,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多动症的成因
多动症的成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多动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患有多动症,孩子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2. 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大脑中负责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执行功能的区域发育存在差异,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功能异常也可能参与其中。
3. 环境因素
孕期母亲吸烟、饮酒、早产、低出生体重、铅暴露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
如何应对多动症?
如果孩子出现多动症相关表现,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科学评估
首先,应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由医生或心理专家通过行为观察、量表评估等方式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类似问题(如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
2. 行为干预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习惯;
使用计时器、任务清单等工具,帮助孩子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释放多余精力,增强自控力。
3. 家庭支持
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责骂、惩罚,多给予积极鼓励;
与学校老师保持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策略;
营造稳定、规律的家庭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4. 专业治疗
对于中重度多动症儿童,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治疗、认知训练,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帮助孩子改善症状,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发育行为健康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心理科等,为多动症及其他发育行为问题儿童提供专业评估与综合干预服务。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采用行为训练、家庭指导、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控制冲动行为,提升学习和社交能力。医院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致力于为每位孩子提供科学、温馨的医疗支持。
上一篇:如何判断孩子是多动症还是性格活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