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小动作多?这些多动症表现家长要知道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09 00:01
  许多家长在接到老师反馈时,常常会听到“孩子上课小动作多”“坐不住”“容易走神”等描述。有些家长认为这只是孩子活泼好动、年纪小的表现,但随着时间推移,若这些行为持续存在并影响到学习、纪律和人际关系,就需要警惕是否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有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动症的常见表现,帮助家长科学识别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什么是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冲动控制困难。多动症通常在学龄前或小学阶段显现,若不及时干预,可能持续到青少年甚至成年期,影响学业、社交及心理健康。
 
  多动症的常见表现
 
  多动症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 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具体表现为:
 
  上课容易走神,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做事拖拉,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任务;
 
  听课或与人交谈时显得心不在焉;
 
  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如窗外的声音、同学的举动;
 
  经常丢失学习用品或日常物品;
 
  健忘,对刚刚说过的话或布置的任务记不住。
 
  2. 活动过多
 
  多动症儿童往往表现为无法安静地待在一个地方,具体包括:
 
  上课时坐不住,频繁离开座位或在座位上扭动;
 
  课间过度活跃,跑来跑去、大声喧哗;
 
  难以参与安静的活动,如阅读、绘画;
 
  喜欢动手动脚,不停摆弄文具或周围物品;
 
  说话过多,插话或打断别人。
 
  3. 冲动控制困难
 
  这类孩子常常缺乏自控能力,表现为:
 
  做事不经思考,冲动行事,如突然跑出教室;
 
  抢答问题,不等别人说完就插话;
 
  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或与人发生冲突;
 
  难以等待,如排队时焦躁不安。
 
  多动症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家长需要注意,活泼好动并不等于多动症。正常的孩子在某些场合也可能表现出兴奋、好动,但能够根据环境要求调整行为。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是持续性的、跨场合的,且无法通过简单的说教或惩罚得到改善。因此,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并持续超过六个月,建议尽早寻求专业评估。
 
  多动症的干预方法
 
  针对多动症,家长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行为干预
 
  通过行为管理技术,如正向强化、结构化时间表、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帮助孩子建立自控能力和良好习惯。
 
  2. 学习环境调整
 
  学校可为多动症儿童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安排合理座位,并给予更多的时间完成作业或考试。
 
  3. 家庭支持
 
  家长应保持耐心,理解孩子的行为并非故意,避免过度批评。可通过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增强其自信心。
 
  4. 专业评估与治疗
 
  如症状明显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前往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由医生或心理专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包括行为训练、家庭指导等。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发育行为健康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心理科等,为多动症儿童提供专业评估、诊断及综合干预服务。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采用行为干预、家庭指导、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控制冲动行为,提升学习和社交能力。医院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致力于为每位孩子提供科学、温馨的医疗支持。

上一篇:孩子脾气暴躁爱顶嘴?当心多动症

下一篇:孩子学习成绩差并非笨,多动症可能是幕后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