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不只是“好动”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22 23:43
  多动症(ADHD)常被误解为“孩子好动”或“调皮捣蛋”,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表现,还可能对社交能力、情绪调节和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确认识多动症,有助于家长和教师及早识别并采取科学干预措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多动症的核心表现
 
  注意力缺陷
 
  多动症儿童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因外界干扰分心。例如,在完成作业或听讲时,他们可能显得心不在焉,频繁出错,或无法按指示完成任务。此外,他们常常表现出健忘、丢三落四、缺乏条理等特征,这些表现并非“不努力”,而是大脑执行功能发育差异所致。
 
  多动与冲动
 
  多动症儿童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中常常显得“坐不住”,如频繁扭动身体、离开座位、无法安静玩耍等。同时,他们可能表现出冲动行为,例如插话、打断他人、难以等待轮到自己。这些行为并非故意“不守规矩”,而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表现。
 
  情绪与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还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怒、脾气急躁等问题,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学习障碍,如阅读困难、书写障碍、记忆力差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自信心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多动症的成因
 
  多动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孕产期不良因素、环境暴露等均可能与其发病相关。首先,多动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度高达0.76,如果父母曾患有多动症,子女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其次,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饮酒、感染或接触有害物质,也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几率。此外,铅暴露、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式不当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或加重症状。
 
  多动症的科学干预方法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是多动症治疗的基础,尤其适合学龄前儿童。通过正向强化、行为塑造、规则建立等方法,帮助孩子逐步改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家长和教师的配合至关重要,例如为孩子提供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制定清晰的日常计划、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
 
  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多动症儿童,药物治疗是重要的干预手段。常用药物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和非兴奋剂类药物(如托莫西汀)。这些药物能有效改善注意力、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疗效与副作用。
 
  心理与教育支持
 
  心理治疗、家庭教育和学校支持也是多动症综合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特点,学习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同时,家长和教师应接受多动症相关知识培训,以更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发展的专业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神经科、儿童心理科等特色科室,致力于为多动症、抽动症、学习障碍等儿童提供科学评估与干预服务。医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采用国际先进的诊疗工具和方法,结合医教结合模式,为患儿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号,是经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健康局审批设立的医保定点单位,与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上一篇:多动症(ADHD)的症状和原因

下一篇:多动症的非药物疗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