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效率低、情绪急躁?可能与多动症问题有关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13 20:53
  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或日常相处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孩子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一道简单的题目要花很久才能完成;情绪也像 “小火山”,一点小事就容易暴躁、发脾气。很多时候,家长可能会认为是孩子不够认真、性格叛逆,但其实,这些看似 “不听话” 的表现,背后或许隐藏着多动症的问题。了解多动症,正确对待孩子的这些异常表现,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一、别忽视!这些表现可能是多动症的信号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并非简单的 “多动”,其表现涵盖多个方面,且容易被家长误解。在学习上,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典型特征。比如,写作业时总是被周围的小事吸引,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看窗外,即使家长在旁边监督,也很难专注超过 10 分钟;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发呆,老师讲的内容根本听不进去,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做,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也是常见表现。这类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经常随意离开座位,打扰旁边同学的学习;课间休息时,也总是跑来跑去,难以安静地玩耍。在情绪上,他们显得格外急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哭闹、发脾气,甚至和同学发生冲突。而且,他们做事情往往缺乏计划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不考虑后果,比如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未经允许就拿走别人的东西。
 
  二、分清 “调皮” 与 “多动症”,避免误判
 
  很多家长容易把孩子的调皮捣蛋和多动症混淆,其实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常调皮的孩子,虽然也会活泼好动,但他们的注意力是可以集中的。比如,在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玩感兴趣的玩具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不会轻易被干扰;而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即使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半途而废。
 
  另外,正常孩子的调皮行为通常是有目的性的,比如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等,并且他们能在家长的提醒和教育下改正错误;但多动症孩子的多动、冲动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使家长多次批评教育,也很难改正,这些行为还会对他们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三、面对孩子可能的多动症问题,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学习效率低、情绪急躁等可能与多动症相关的表现时,不要过于焦虑,更不要盲目指责孩子,正确的做法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改善状况。首先,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或儿童保健机构进行评估。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和测评,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患有多动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避免家长因误判而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干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方案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比如,每天固定时间让孩子写作业、阅读,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专注力;同时,多陪伴孩子参加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画画、拼图等,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多动症孩子的成长过程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家长的理解和包容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耐心,不要期望孩子能立刻改变,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逐渐改善行为习惯。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细心观察和正确引导,当发现孩子出现学习效率低、情绪急躁等异常表现时,家长要多一份重视,少一份指责,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积极干预,就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孩子学习困难怎么办?咋样进行家庭干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