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 3 大核心表现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10 20:41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10 20:41
“孩子坐不住,上课总爱走神”“写作业时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喝水,半天写不完一页”“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做事没耐心”…… 面对孩子这些 “好动” 的表现,很多家长误以为是 “调皮捣蛋”“精力旺盛”,甚至批评孩子 “不听话”“不专心”,却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问题。多动症并非孩子 “故意捣乱”,而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若未及时识别和干预,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社交能力甚至心理健康。本文将详细解读多动症的 3 大核心表现,帮家长科学区分 “调皮” 与 “多动症”,早发现、早引导。
一、注意力缺陷:不是 “不认真”,是 “难集中”
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核心的表现之一,这类孩子并非 “不想专注”,而是大脑难以持续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任务上,具体可分为 “主动注意力不足” 和 “注意力易分散” 两类情况:
1. 主动注意力不足:难以主动投入需要专注的事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听课、阅读等需要主动集中注意力的场景中,很容易出现 “半途而废” 的情况:写作业时刚写两道题,就开始玩笔、翻书,甚至离开座位;上课听老师讲课,不到 10 分钟就开始发呆、看向窗外,或摆弄文具;让孩子读一本绘本,他可能翻几页就说 “不好看”,转而去找其他玩具。即使家长反复提醒、督促,孩子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拉回任务上,并非 “故意对抗”,而是主动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较弱。
2. 注意力易分散:容易被无关刺激干扰
周围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都可能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家里有人走路的声音、窗外的鸟叫声、电视的背景音,甚至衣服标签的不适感,都能让孩子从当前任务中 “抽离”;做事时也容易 “丢三落四”,比如写作业忘记带课本、铅笔,出门忘记带钥匙,刚说过的话转身就忘,并非 “记性差”,而是注意力难以稳定地聚焦在关键信息上。
二、多动冲动:不是 “精力旺”,是 “难控制”
很多家长觉得 “孩子爱跑、爱闹是精力旺盛的表现”,但多动症孩子的 “多动冲动”,是无法根据场景需求控制自身行为,即使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课堂、图书馆),也难以抑制好动的冲动,具体表现为:
1. 多动:身体活动过多,难以安静待着
在需要坐着的场景中,孩子常出现 “坐不住” 的情况:上课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晃腿、踢桌子,甚至偷偷离开座位走动;在家看电视时,也会一边看一边来回跑动、摆弄物品,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安静坐着;即使在睡觉前,也可能在床上翻滚、蹦跳,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这种多动并非 “故意调皮”,而是身体难以适应 “安静状态”,需要通过持续活动来缓解内在的 “不安感”。
2. 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缺乏耐心
孩子做决定前往往不考虑后果,容易出现 “冲动行为”:排队时忍不住插队,和同伴玩游戏时不遵守规则,经常打断别人说话,甚至在未听清问题时就抢答;遇到喜欢的玩具或零食,会直接伸手去拿,不考虑是否属于自己;情绪上也容易 “急脾气”,想要的东西必须立刻得到,一旦被拒绝就哭闹、发脾气,难以忍受等待,并非 “任性”,而是控制冲动的能力尚未发育成熟。
三、伴随表现:学习、社交与情绪的 “连锁影响”
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还会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情绪状态,这些 “伴随表现” 也能帮助家长进一步识别多动症:
1. 学习困难:并非 “不聪明”,是 “难发挥”
多动症孩子的智力通常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会影响学习效率: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写作业时频繁出错、漏题,导致成绩波动大;即使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如其他孩子,并非 “学习能力差”,而是难以将注意力稳定地投入到学习任务中,无法高效吸收知识;长期下来,孩子可能会因为 “努力却没效果” 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抵触学习。
2. 社交问题:并非 “不合群”,是 “难适应”
在与同伴交往中,孩子容易因多动冲动或注意力不足出现矛盾:和同伴玩游戏时,因不遵守规则、打断别人而被排斥;说话时可能没听清对方的需求,就贸然回应,导致沟通误解;难以记住同伴的名字、喜好,无法维持稳定的友谊,并非 “不想交朋友”,而是缺乏社交中的 “注意力调节” 和 “行为控制” 能力,难以适应社交场景的需求。
3. 情绪波动:并非 “脾气差”,是 “难调节”
孩子的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出现 “大起大落”:遇到一点小事就开心得手舞足蹈,也可能因为一点挫折(如作业写错、游戏输了)就情绪崩溃、哭闹;对批评、否定也更敏感,听到家长或老师的提醒,容易产生 “委屈”“愤怒” 的情绪,并非 “玻璃心”,而是情绪调节能力受注意力和冲动控制的影响,难以平稳应对外界变化。
四、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的医疗机构,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问题的评估与干预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为有需求的多动症儿童家庭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医院针对多动症儿童,会结合孩子的年龄、行为表现、注意力测试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明确孩子的具体问题后,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专业的行为指导、注意力训练及家庭护理建议等。同时,医院也会为家长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与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配合干预过程,助力孩子改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有疑问,或需要专业的评估与指导,可前往该医院咨询,获取适合孩子的健康建议。
结语
区分 “调皮” 与 “多动症” 的关键,在于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 “场景适配”—— 调皮的孩子能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课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会持续出现在学习、家庭、社交等多个场景,且难以通过 “批评教育” 改善。家长若发现孩子长期存在上述核心表现,不要急于否定、批评孩子,而是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评估,通过科学的干预方法,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奏,理解孩子的 “难”,用耐心和科学的方法引导,才能帮孩子更好地成长。
上一篇:多动症初期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多动症是被父母凶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