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如何辅导作业呢?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03 20:23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03 20:23
辅导多动症(ADHD)孩子写作业,对很多家长来说如同 “一场持久战”:孩子坐不住、频繁分心,写两行字就玩文具;简单的题目反复讲仍会出错,家长忍不住着急;遇到难题孩子容易烦躁放弃,甚至引发亲子矛盾。其实,多动症孩子并非 “故意不配合”,而是受注意力缺陷、执行功能弱等特点影响,难以适应常规的作业辅导模式。辅导的关键在于 “顺应孩子特点,调整辅导策略”,而非追求 “快速完成作业”。本文将从 “作业前准备、辅导中技巧、作业后反馈” 三个阶段,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家长高效辅导,减少亲子冲突。
一、作业前:做好 “准备工作”,为高效辅导铺路
辅导作业不是 “孩子坐下就开始”,提前做好准备,能减少过程中的干扰,让孩子更快进入状态:
打造 “无干扰” 作业环境:提前清理孩子的作业区域,只保留当前需要的课本、作业本、文具,移除玩具、零食、手机、平板等干扰物品;确保作业环境安静,家长避免在附近看电视、大声交谈或打扫卫生,若环境嘈杂,可播放轻柔的白噪音(如流水声),帮助孩子屏蔽无关声音。同时,调节好灯光(柔和护眼)和座椅高度,让孩子坐得舒适,减少因身体不适导致的分心。
和孩子一起 “梳理作业任务”:放学回家后,先花 5-10 分钟和孩子一起梳理当天作业,比如 “今天有语文生字、数学口算、英语朗读 3 项作业,我们先看看每项需要做什么”。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拆解任务,比如 “语文生字需要写 2 行,每行 5 个;数学口算要做 10 道题”,让孩子清楚 “要做什么、做多少”,减少因 “任务模糊” 产生的抵触。
预留 “精力释放时间”,避免 “带着情绪写作业”:多动症孩子放学后精力旺盛,直接开始写作业容易因 “坐不住” 而分心。可先安排 15-20 分钟 “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做简单的运动(如跳绳、拍皮球)或玩安静的玩具(如积木),释放多余精力;活动结束后,提醒孩子 “接下来我们要写作业啦,完成后可以继续玩”,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过渡。
二、辅导中:用 “灵活技巧” 应对分心,减少对抗
辅导过程中,孩子难免出现分心、出错、抵触等情况,家长需用灵活的技巧引导,而非批评指责:
按 “注意力时长” 拆分作业,穿插休息: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5-7 岁约 15 分钟,8-12 岁约 20-25 分钟),不要强迫他们 “一次性写完所有作业”。比如将 “写 2 行生字 + 10 道口算” 拆分为 “先写 1 行生字(15 分钟),休息 5 分钟;再写 1 行生字(15 分钟),休息 5 分钟;做 10 道口算(20 分钟)”。休息时避免让孩子玩电子设备,可选择吃水果、拉伸身体等方式,让大脑短暂放松,为下一轮学习储备精力。
用 “互动提问” 保持孩子专注,减少走神:辅导时不要只是 “盯着孩子写”,可通过提问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写生字时,问 “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呀?我们之前学过类似的字吗?”;做数学题时,提醒 “这道题需要先算加法还是减法呀?题目里的关键词是什么?”。通过互动,让孩子的思维始终围绕作业内容,减少 “放空”“玩文具” 的情况。
遇到难题:“拆解步骤” 代替 “直接给答案”:当孩子因 “题太难” 而烦躁时,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帮他们拆解步骤,降低难度。比如孩子不会做 “5+3-2” 的计算题,可拆分为 “先算 5+3 等于多少,算出来后再减去 2”;不会写作文开头时,引导 “我们今天写去公园玩,开头可以先说说去公园的时间,比如‘周六上午,妈妈带我去人民公园玩’,你试试这样写?”。拆解步骤能让孩子感受到 “难题也能一步步解决”,减少畏难情绪。
避免 “频繁纠正错误”,保护学习信心:孩子写作业时难免出错,不要一发现错误就立刻打断(如 “这里写错了,快改过来”),否则会打乱孩子的思路,导致更分心。可等孩子完成当前小任务(如写完 1 行生字、做完 5 道题)后,再一起检查错误,用温和的语气说 “我们看看这道题,是不是哪里算错了?再算一遍试试”。对孩子的正确部分,及时表扬(如 “这道题你算对了,真棒!”),保护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作业后:做好 “反馈与总结”,强化好行为
作业完成后,家长的反馈与总结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下一次作业的效率:
及时肯定 “进步”,强化好行为:无论作业完成得快慢、对错多少,都要找到孩子的进步点,具体表扬。比如 “今天你写作业时,玩文具的次数比昨天少了,而且能坚持写完 1 行生字再休息,妈妈特别开心”;“这 10 道口算,你对了 8 道,比上次多对了 2 道,继续加油!”。具体的表扬能让孩子知道 “哪些行为是好的”,愿意下次继续保持。
和孩子一起 “复盘问题”,而非指责:如果作业中出现较多错误或拖延,不要批评 “你怎么又错这么多”,而是和孩子一起复盘:“今天写作业时,你是不是觉得数学题有点难呀?下次遇到难的题目,我们可以先做简单的,再解决难题,好不好?”;“刚才写作业时,你玩了好几次橡皮,下次我们把橡皮放在书桌外面,需要的时候再拿,这样就不会分心啦”。用 “解决问题” 的态度,让孩子愿意主动调整。
完成作业后:给予 “约定好的奖励”,激发动力:提前和孩子约定 “完成作业后的小奖励”,比如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睡前可以多看 10 分钟绘本”“一周都认真写作业,周末可以去公园玩”。作业完成后,及时兑现奖励,让孩子感受到 “认真写作业有好处”,逐步养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奖励要选择孩子感兴趣且合理的内容,避免用 “买玩具”“吃零食” 等易产生依赖的方式。
四、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科学干预,提升辅导效果
如果家长尝试上述方法后,辅导作业仍频繁出现 “孩子抵触严重、效率极低” 的情况,且作业问题已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如因写作业而自卑、哭闹)、睡眠(如每天写到深夜),建议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专业医生会通过评估,判断孩子的多动症症状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如行为治疗、家庭指导),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和自控力,从根本上提升作业效率,让辅导过程更轻松。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疗机构,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领域有一定的服务经验,可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与评估服务。医院遵循科学的诊疗流程,致力于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健康解决方案,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特点,优化辅导方法,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支持。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辅导多动症孩子写作业需要 “耐心与坚持”,不要期望短期内看到巨大改变。只要家长顺应孩子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辅导过程也会从 “对抗” 变成 “合作”。
下一篇:多动症是遗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