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略的“安静型”多动症是什么?‘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8 23:35
  提到多动症,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坐不住、话多、爱跑动的孩子形象。然而,在多动症的类型中,有一种常被家长和老师忽视的“安静型”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注意力缺陷为主型。这类孩子外表安静、不吵不闹,但内心却可能经历着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混乱、学习效率低下等困扰。由于缺乏明显的多动行为,安静型多动症容易被误认为是“性格内向”或“懒惰”,从而延误干预。本文将详细解析安静型多动症的特征、危害及应对方法,帮助家长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安静型多动症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安静型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缺陷为主型多动症”,是ADHD的一种亚型。与典型多动症不同,这类儿童没有明显的肢体多动或冲动行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持久、做事拖拉、容易分心等。例如,他们可能在课堂上看似安静地坐着,但思绪早已飘远;做作业时容易走神,效率低下;常常丢三落四,缺乏条理性。尽管外表安静,他们的内心却可能充满焦虑和自我怀疑,长期如此会影响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安静型多动症与典型多动症的区别
 
  典型多动症儿童通常表现为活动过多、冲动任性、难以静坐,而安静型多动症儿童则缺乏这些外显行为,更容易被忽视。例如,典型多动症孩子可能在课堂上频繁离开座位、插话、打扰他人,而安静型多动症孩子则可能安静地坐在角落,却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这种“安静”的表象使得家长和老师往往误以为孩子只是“性格内向”或“不够努力”,从而错过了早期识别和干预的机会。
 
  安静型多动症的常见表现
 
  安静型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号:
 
  (一)注意力难以集中:孩子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容易受外界干扰,做作业或听课时常常走神。
 
  (二)做事拖拉:孩子做事缺乏条理,常常拖延,需要家长反复催促才能完成。
 
  (三)思维混乱:虽然外表安静,但内心可能思绪万千,难以组织语言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成绩差: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孩子难以跟上学习进度,成绩往往不理想。
 
  (五)社交困难:孩子可能因注意力问题而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表现为不合群或被动。
 
  安静型多动症的危害
 
  若不及时干预,安静型多动症可能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在学习方面,孩子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成绩落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社交方面,孩子可能因难以融入集体而感到孤独,甚至被同伴排斥。在心理方面,长期的自卑和焦虑可能引发抑郁等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何识别与应对安静型多动症
 
  识别安静型多动症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细心观察。如果孩子长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学习成绩差等问题,且排除了其他生理或环境因素,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评估。应对安静型多动症的方法包括:
 
  (一)行为干预:通过制定规律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增强自信心,学会应对注意力不集中的技巧。
 
  (三)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鼓励,避免因孩子的“安静”而忽视其内在需求。
 
  (四)专业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或其他专业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安静型多动症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但其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家长和老师应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通过细心观察和科学干预,帮助孩子克服注意力缺陷,健康成长。若孩子的症状持续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心理行为科、发育行为科等特色科室,致力于为多动症儿童提供科学的评估与个性化干预方案。医院注重安静型多动症的早期识别与综合干预,通过多学科协作,帮助孩子逐步改善注意力问题。家长可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更多医院服务信息,获取专业支持。

上一篇:多动症在女孩和男孩身上的表现有何不同?

下一篇:如何区分活泼好动与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