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常见误解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3 20:24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3 20:24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然而,由于对其认知不足,社会上存在许多关于多动症的误解。这些误解不仅会影响对患者的正确认知和接纳,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对患者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将梳理多动症的常见误解,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认知。
一、误解一:多动症只是孩子调皮,长大后自然会好
很多人认为,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是调皮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改善。但实际上,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并非单纯的行为问题。研究表明,约有 60% - 70% 的多动症儿童症状会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多动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需要尽早发现并进行专业治疗。
二、误解二:多动症就是孩子特别好动,安静的孩子不会患多动症
不少人觉得,多动症的主要特征就是好动,那些安静、不爱说话的孩子不会得多动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动症分为多种类型,除了多动 - 冲动型,还有注意缺陷型。注意缺陷型的患者可能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好动,而是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症状,比如做事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经常忘记事情等。这类患者由于外表安静,往往更容易被忽视,从而错过比较好治疗时机。所以,判断孩子是否患多动症,不能只看是否好动,还要综合观察其注意力等方面的表现。
三、误解三:多动症是由于家长教育不当导致的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患多动症是因为自己教育方式不对,比如过于溺爱或严厉。其实,多动症的成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并非单一的教育因素所能决定。虽然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能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但并不是导致多动症的根本原因。将多动症归咎于家长教育不当,不仅会增加家长的心理负担,还可能影响对患者的正确治疗。家长应该理性看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干预。
四、误解四:治疗多动症只需靠药物,不用其他干预
部分人认为,治疗多动症只要给孩子吃药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的干预措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多动症的症状,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多动症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干预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家庭教育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会应对问题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则能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只有多种方法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五、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病症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医院注重结合儿童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正确认识多动症,摒弃错误的认知,对于患者的及时干预和康复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疑似多动症的症状,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篇:多动症(ADHD)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广州多动症的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