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如何应对与同龄人的关系?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11 20:45
  对于多动症孩子来说,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多动等特点,在社交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比如难以融入集体活动、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等。这些社交困扰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孤独,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因此,帮助多动症孩子学会应对与同龄人的关系,是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多动症孩子常见的社交困扰表现
 
  难以遵守社交规则
 
  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有很多默认的社交规则,比如轮流发言、等待、分享等。但多动症孩子由于冲动和自控能力较差,往往难以遵守这些规则。比如在小组游戏中,他们可能会抢先行动,不等待其他同伴;在聊天时,会随意打断别人的话题,自顾自地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很容易引起同伴的不满。
 
  情绪管理能力弱引发冲突
 
  多动症孩子的情绪容易波动,一点小事就可能让他们变得激动、愤怒,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在玩游戏输了之后,他们可能会发脾气、摔东西,或者指责同伴;在被同伴不小心碰到时,可能会立刻反击。这些不当的情绪表达方式会让同伴对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
 
  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社交的核心,但多动症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他们可能不懂得如何倾听别人说话,总是东张西望,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同伴表达;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也可能语无伦次,让同伴难以理解。此外,他们还可能不会正确使用肢体语言,比如距离同伴过近或过远,让人感到不适。
 
  被同伴孤立
 
  由于上述这些社交问题,多动症孩子很容易被同伴孤立。其他孩子可能会觉得他们 “不合群”“太吵闹”,从而不愿意邀请他们参加活动,甚至会刻意回避他们。长期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会让多动症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害怕社交,形成恶性循环。
 
  帮助孩子应对社交困扰的方法
 
  提升社交技能
 
  学习社交规则: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常见的社交规则。比如模拟小组游戏场景,教孩子学会等待和轮流;在聊天互动中,提醒孩子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还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社交规则卡片,让孩子随时查看和记忆。
 
  培养沟通能力:从简单的沟通技巧开始教起,比如如何打招呼、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如何回应别人的话题等。可以让孩子先和家人进行练习,再逐渐拓展到与熟悉的同伴交流。在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加强情绪管理训练:教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比如开心、生气、难过等,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当孩子感到愤怒时,可以教他们深呼吸、数数、暂时离开现场等方法来平复情绪;当孩子情绪稳定时,和他们一起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
 
  创造适宜的社交环境
 
  从小规模社交开始:对于社交能力较弱的多动症孩子来说,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压力过大。可以先从一对一的社交开始,比如邀请一个性格温和、有耐心的同伴到家里玩,让孩子在熟悉、轻松的环境中逐渐适应社交。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再慢慢增加社交人数。
 
  选择合适的社交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社交活动,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比如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可以让他们参加小型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与同伴互动;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可以组织绘画小组,让他们在共同的兴趣中建立友谊。
 
  借助外部支持
 
  家长的引导与支持:家长要多陪伴孩子,观察他们在社交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当孩子在社交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指责他们,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社交榜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正确的社交方式。
 
  学校和老师的配合:老师在学校里可以给予多动症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比如在课堂和课间活动中,引导孩子与同伴正确互动;当孩子出现社交问题时,及时进行调解和教育。还可以安排一些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同学与他们结对,帮助他们融入集体。
 
  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要保持耐心和信心,多动症孩子的社交能力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值得肯定。同时,要避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特点。如果孩子的社交困扰较为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康复师的帮助,让他们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多动症孩子是可以逐渐改善社交状况,与同龄人和睦相处的。

上一篇:多动症孩子的作业辅导技巧

下一篇:多动症会遗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