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区别?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04 20:12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04 20:12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些行为和发育问题常常让家长感到困惑,其中儿童抽动症和多动症是两种容易被混淆的情况。虽然两者都可能表现为孩子的异常行为,但在症状、病因、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核心症状不同
儿童抽动症的核心症状是不自主的、反复的肌肉抽动或发声。肌肉抽动可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鼻、咧嘴、摇头、耸肩、甩臂、踢腿等,部分孩子还会出现清嗓子、咳嗽、发出怪叫甚至说脏话等发声抽动。这些抽动症状通常在孩子精神紧张、疲劳或兴奋时加重,在放松或入睡后减轻或消失,且孩子自己难以控制。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体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三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孩子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容易被外界干扰,做事粗心大意;活动过度则是孩子坐不住,手脚不停,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也难以保持安静;冲动则体现为做事不考虑后果,容易插话、打断别人,情绪不稳定。
发病年龄与病程特点有差异
儿童抽动症大多在4-12 岁发病,其中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抽动症状的出现往往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可能先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到颈部、肩部、躯干和四肢,症状时轻时重,病程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部分孩子到青春期后症状会自行缓解。
多动症通常在6 岁前就会出现明显症状,且症状会持续到学龄期甚至青少年时期。其症状表现相对稳定,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一般来说,多动症男孩的发病率也高于女孩。
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抽动症孩子的大脑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同时,家庭环境紧张、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受到惊吓或压力过大等心理和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多动症的病因同样复杂,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若家族中有多动症患者,孩子患病的风险会增加。此外,大脑发育异常、神经递质失衡、母亲孕期不良因素(如吸烟、饮酒)、家庭环境等也可能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
对孩子的影响不同
儿童抽动症主要影响孩子的社交和心理状态。由于不自主的抽动行为,孩子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嘲笑或排斥,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不愿与人交往,影响人际关系。但一般来说,抽动症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影响较小。
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则更为广泛。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表现不佳,成绩落后,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冲动的性格也可能导致孩子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影响社交关系。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如出现职业困难、情绪问题等。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在儿童发育行为等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帮助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健康问题。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发育行为方面的异常,可考虑前往该医院进行咨询和检查,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下一篇:儿童多动症(ADHD)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