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症,好动难管教,有办法吗?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7-14 17:14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7-14 17:14
在育儿过程中,不少家长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自家孩子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一刻也闲不下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回家写作业更是拖拖拉拉,怎么说都不听,让家长们头疼不已。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很可能是患上了多动症。多动症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会给家庭带来诸多困扰。那么,面对多动症孩子好动难管教的问题,家长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了解多动症:拨开迷雾见真相
多动症的定义与表现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在课堂上,多动症孩子可能难以长时间专注于老师的讲解,经常走神、发呆,做小动作,甚至随意离开座位;在写作业时,他们会频繁地分心,一会儿摆弄文具,一会儿要喝水、上厕所,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在社交场合,他们可能因为冲动行为而与同伴发生冲突,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多动症的成因
多动症的成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多动症患者,孩子患病的风险会增加。此外,神经生物学因素也不容忽视,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失衡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环境因素也会对多动症的发生产生影响,比如孕期母亲吸烟、饮酒、接触有害物质,孩子出生后遭受虐待、忽视等不良家庭环境,都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几率。
家庭应对:用爱与耐心筑牢防线
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多动症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发脾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孩子犯错时,要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引导和教育,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多动症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睡觉、吃饭、学习、玩耍等时间,并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规律的作息可以调节孩子的生物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例如,每天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他们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多动症孩子时,家长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采用行为疗法,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当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如小零食、玩具或表扬;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进行纠正,并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减少玩耍时间。此外,家长还可以采用游戏疗法,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拼图、搭积木等,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学校配合:携手共育促成长
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家长要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情况。定期与老师进行面谈或电话交流,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进步,同时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意见。老师在学校里可以给予多动症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步骤,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营造包容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营造一个包容、友好的校园环境,让多动症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老师和同学们要理解多动症孩子的行为表现,不要歧视和排斥他们。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多动症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多动症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多动症孩子提供一些特殊的支持和帮助,如安排专门的辅导老师、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等。
专业治疗:寻求科学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多动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剂,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孩子服药,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根据孩子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也是多动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家庭治疗可以改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增强家庭的支持和互动,促进孩子的康复。
孩子患有多动症,好动难管教,这确实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够帮助多动症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让我们用爱和耐心,为多动症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上一篇:孩子多动易冲动,可能是多动症!
下一篇:孩子多动症,家长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