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走神、作业拖拉?可能是多动症的“隐形”表现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5-05 19:18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5-05 19:18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会发现自家孩子出现上课走神、作业拖拉的情况,起初可能只觉得是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或者一时的懈怠,但殊不知,这些看似普通的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隐形”踪迹。
一、课堂上的“思绪漫游者”
课堂本应是孩子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然而有些孩子却常常成为“思绪漫游者”。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授课,别的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做笔记,可多动症孩子却很难跟上大家的节奏。
他们的注意力极易分散,可能被教室外的风吹草动吸引,比如窗外飞过的小鸟、操场上传来的其他班级的喧闹声,哪怕是同桌不小心掉落的一块橡皮,都能瞬间把他们的目光拽过去,思绪也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有时候,明明刚才还在跟着老师回答问题,没过几分钟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想着课后要去玩的游戏或者看过的动画片情节。
当老师提问时,他们常常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讲到了哪里,只能愣在原地,等回过神来,课程进度已经被落下一大截。这种频繁的走神情况,让孩子难以完整地吸收知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让他们在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同学。
二、作业面前的“拖延高手”
回到家写作业,多动症孩子更是状况百出,堪称“拖延高手”。坐在书桌前,他们可能会先摆弄一会儿文具,把铅笔啃得坑坑洼洼,或者用橡皮擦在纸上不停地擦来擦去,却迟迟不开始动笔做题。
写作业的过程中,也是状况不断。写几个字,就可能被旁边的玩具、书本里夹着的小卡片吸引,转而去研究那些玩意儿,把作业抛到了脑后。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喊饿了要吃东西,各种借口层出不穷,原本不多的作业量,在他们这里却要花费好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且,即便坐下来写作业,也总是粗心大意,错题连连。不是把简单的加减法算错,就是把该写的汉字写得缺胳膊少腿,字迹也潦草不堪,因为心思根本没完全放在作业上,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
三、社交与情绪里的“小麻烦”
除了学习和作业方面的问题,多动症孩子在社交和情绪上也可能有一些“小麻烦”。在与小伙伴相处时,他们往往比较冲动,不懂得耐心等待和轮流做事。比如一起玩游戏,还没等别人说完规则,就急着插嘴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直接上手抢玩具,这使得他们在小伙伴中不太受欢迎,容易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
情绪上,他们也像一颗不稳定的炸弹,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作业被老师批评了,或者和同学发生了小摩擦,就可能大发雷霆,哭闹不止,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家里,面对家长的叮嘱和要求,也常常不耐烦,顶嘴、发脾气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认识与应对:还孩子一片明朗天空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时,会感到困惑、焦急甚至责备孩子,但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后就会知道,这些孩子并非是故意调皮捣蛋、懒惰贪玩,而是受到了病症的影响。
如果怀疑孩子有多动症,不要盲目给孩子贴上标签,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一旦确诊,可以通过行为干预、心理治疗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耐心和关爱,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学习生活环境。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关注这类孩子,适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把作业分解成小任务,让孩子逐步完成,并适当给予奖励,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我们看清了孩子上课走神、作业拖拉这些“隐形”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的多动症问题,就能以更科学、更有爱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因自身的“特殊”而迷茫、挣扎,而是能向着阳光,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上一篇:如何识别儿童多动症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