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儿童多动症的常见误区及正确认知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3-21 18:36
  儿童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然而,许多家长对多动症存在诸多误解,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诊断、治疗和成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这些误区的面纱,帮助家长们正确认识多动症。
 
  误区一: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并不是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且这些症状会在多个场合持续出现,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例如,一个正常好动的孩子在感兴趣的活动或任务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孩子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误区二:多动症只是孩子的行为问题,无需治疗
 
  多动症并非简单的“调皮捣蛋”,而是一种具有明确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多动症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孩子在成年后的职业成就、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如同龄人。
 
  误区三:多动症只影响男孩,女孩不会得
 
  虽然男孩患多动症的比例略高于女孩,但女孩同样可能患有多动症。女孩的多动症症状可能更加隐蔽,如更多的内心活动和焦虑,而非外在的多动和冲动,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家长应关注女孩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干预。
 
  误区四:多动症长大后自然会好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部分孩子的症状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轻,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孩子会将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孩子在成年后可能会面临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困难。因此,家长不能寄希望于孩子“长大自然会好”,而应重视早期干预和持续治疗。
 
  误区五:多动症治疗只靠药物
 
  虽然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多动症的症状,但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同样重要。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行为疗法则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家长应与医生合作,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误区六:多动症是孩子的错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多动症带来的困难,而不是指责和惩罚他们。过度的惩罚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情感健康,使其症状加重。
 
  误区七:多动症药物治疗会导致上瘾
 
  目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如专注达等,并不会上瘾。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进行适当监测和管理,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误区八:多动症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
 
  多动症孩子并非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只是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很难集中注意力。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例如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励机制,多动症孩子同样可以集中注意力并完成任务。
 
  误区九:多动症是由不良教育引起的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生物学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和环境因素等都有关。虽然不良教育可能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但它并不是多动症的原因。
 
  误区十:多动症孩子安静不调皮就不是多动症
 
  多动症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冲动多动为主、混合表现三种类型。有些孩子可能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没有明显的多动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是多动症。
 
  总之,对于儿童多动症,家长既不用过于焦虑,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认识多动症的症状和危害,摒弃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支持,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多动症,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一篇:孩子写作业磨蹭?别忽视,可能是多动症信号!

下一篇:儿童多动症的常见误区,家长们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