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多动症的错误认知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4-09-05 18:01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4-09-05 18:01
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社会中充斥着诸多误解与错误认知。这些偏差的观念,不但会成为患者获取恰当帮助的阻碍,还会进一步加重他们所承受的社交及心理压力。以下便是有关 ADHD 的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多动症仅仅是孩子顽皮的体现
事实上,ADHD 属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远非单纯的“活泼好动”或者“不听话”这般简单。它对个体的注意力、冲动控制以及活动水平均产生影响,给学习、工作和社交功能带来了显著的冲击。
误区二:多动症是不良家庭教育或缺乏纪律导致的
此种观点完全忽略了 ADHD 的生物学根源。虽说环境因素或许会对 ADHD 的表现有所作用,然而其根本缘由在于遗传因素以及大脑功能的异常。
误区三:多动症仅影响儿童
实际上,ADHD 能够延续至成年阶段,众多成年 ADHD 患者在儿童时期未能得到诊断或者未接受适宜的治疗。成人 ADHD 的症状或许表现为持续的注意力分散、组织能力欠佳、时间管理困难等等,给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带来严峻挑战。
误区四:多动症患者无法获取成功或有所成就
大量 ADHD 患者在获得恰当的支持与干预后,能够战胜困难,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才能与创造力,于不同领域收获成功。ADHD 绝不意味着智力低下,许多 ADHD 患者具备高智商和创新思维。
误区五:多动症能够凭借“更努力”或者“意志力”得以克服
尽管个人的努力和意志力在管理 ADHD 症状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 ADHD 的管理通常需要涵盖行为疗法、教育策略、家庭支持以及可能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性干预手段。仅仅依靠意志力往往难以解决 ADHD 的根本问题。
误区六:ADHD 药物治疗会致使成瘾或者产生严重副作用
虽说任何药物都存在潜在的副作用,然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 ADHD 的治疗药物(例如刺激剂),通常被认定是安全且有效的。它们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误区七:多动症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
尽管部分儿童的 ADHD 症状可能在青春期过后有所减轻,但许多个体的 ADHD 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伴随终身。未经治疗的 ADHD 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长期问题,包括学业困境、职业不稳定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
明晰并纠正这些误解,对于增进公众对 ADHD 的了解、降低污名化程度、推动患者获得恰当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借由教育和意识的提升,我们能够营造一个更为包容和支持的环境,让 ADHD 患者获得应有的理解与援助。
上一篇:儿童多动症的识别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