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清嗓子停不下来?或是抽动症!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30 23:57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10-30 23:57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清嗓子,总以为是感冒、咽炎等呼吸道问题,反复给孩子吃感冒药、消炎药,却不见效果。实际上,若孩子清嗓子的动作持续时间长、无法自主控制,且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很可能是抽动症的一种表现。这种容易被忽视的 “小症状”,若不及时关注,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潜在影响,家长需提高警惕,科学分辨与应对。
一、清嗓子:容易被误判的抽动症信号
抽动症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而清嗓子正是常见的发声抽动症状之一,但其表现常与呼吸道疾病相似,导致家长容易误判。
与普通呼吸道问题引起的清嗓子不同,抽动症导致的清嗓子具有明显特点:首先,无明显器质性病因,孩子通常不伴有咳嗽、咳痰、咽痛、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服用抗生素、止咳药等药物后症状无改善;其次,动作反复且不自主,孩子清嗓子的频率较高,可能几分钟就出现一次,且自己无法控制,有时越提醒反而越频繁;,症状受情绪和环境影响,在孩子紧张、焦虑、疲劳或兴奋时,清嗓子的动作会加重,而在放松、专注于感兴趣的事情(如玩玩具、看动画)或睡眠时,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此外,部分孩子除了清嗓子,还可能伴随其他抽动症状,比如挤眉弄眼、耸肩、摇头、吸鼻子、发出哼声、尖叫声等,这些症状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先后发生,家长若观察到孩子有多种异常表现,需更加重视。
二、孩子清嗓子停不下来,先排除这些常见因素
当孩子出现频繁清嗓子的情况时,家长不必急于认定是抽动症,应先排查以下常见的非抽动症因素,避免误判和盲目干预:
1. 呼吸道疾病或局部刺激
感冒、咽炎、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等疾病,会导致孩子咽喉部不适、有异物感,或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从而引发清嗓子的动作。这类情况通常伴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发热等,在疾病治愈后,清嗓子的动作也会随之消失。此外,空气干燥、粉尘多、刺激性气味(如油烟、香水)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刺激孩子咽喉,导致暂时性清嗓子,改善环境后症状会缓解。
2. 不良习惯或模仿行为
孩子处于好奇模仿阶段,若身边有人频繁清嗓子,孩子可能会出于好玩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形成不良习惯。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清嗓子动作通常比较随意,在家长提醒或转移注意力后能够暂时停止,且不会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通过正确引导和纠正,习惯会逐渐改变。
3. 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反应
家庭氛围紧张、父母争吵、学习压力大、刚进入新环境不适应等心理因素,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部分孩子会通过清嗓子、眨眼等躯体动作来缓解内心的压力。这类孩子在情绪放松后,清嗓子的频率会明显降低,家长通过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关爱,症状会逐步减轻。
三、如何科学判断:孩子清嗓子是否为抽动症?
若排除了上述非抽动症因素,孩子清嗓子的症状仍持续超过 1 个月,且伴有以下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判断是否为抽动症:
1. 观察症状的核心特征
除了持续时间长、无器质性病因外,注意孩子清嗓子是否具有 “不自主性”—— 即孩子无法主动控制,越克制反而越明显;同时观察是否伴随其他抽动症状,如运动抽动(眨眼、耸肩、扭颈等)或其他发声抽动(哼声、吸鼻子等),若存在多种症状,抽动症的可能性会增加。
2. 寻求专业医疗评估
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科、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了解症状出现时间、频率、诱发因素、缓解情况等)、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咽喉部检查、脑电图等,排除感染、脑部器质性病变等),结合儿童抽动症相关评估量表,综合判断孩子是否为抽动症。
3. 避免自行判断与盲目干预
部分家长可能会通过网络信息自行判断孩子的情况,或轻信偏方给孩子用药、进行不科学的训练,这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只有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才能明确诊断,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四、孩子确诊抽动症,科学应对是关键
若孩子被确诊为抽动症,家长无需过度恐慌,抽动症是可干预、可管理的疾病,科学的应对方式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症状,减少对成长的影响:
1. 接纳孩子的症状,减少负面关注
家长首先要调整心态,理解孩子的症状是疾病导致的不自主行为,而非 “故意捣乱”,避免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或过度提醒,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症状恶化。相反,家长应给予孩子包容和理解,将注意力从 “纠正症状” 转移到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生活” 上,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减少心理压力。
2. 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抽动症的干预需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常见的干预方式包括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症状较严重时)。心理行为治疗如行为干预训练、家长培训、心理咨询等,能帮助孩子学习控制症状的方法,同时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若症状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药物治疗,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 营造轻松的生活环境,规律作息
家长应尽量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要求孩子、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保证孩子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合理安排学习、运动和娱乐时间,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成长,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
五、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健康服务,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尤其是抽动症的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针对抽动症孩子的需求,组建了专业的诊疗团队,团队成员熟悉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够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诊疗过程中,医院注重 “个体化” 与 “全面化” 结合,不仅会通过细致的检查明确孩子的病情,还会结合孩子的年龄、症状表现、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适合孩子的诊疗方案;同时,医院重视家长在孩子干预过程中的作用,会为家长提供系统的指导,帮助家长了解抽动症的相关知识,掌握与孩子沟通、辅助孩子康复的方法,让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医院,共同助力孩子恢复。此外,医院还注重就医体验,通过温馨的环境布置、耐心的服务态度,减少孩子对就医的恐惧,让孩子在舒适的氛围中接受诊疗与康复指导。
上一篇:抽动症会伴随孩子一生吗?
下一篇:孩子耸肩、清嗓子?警惕抽动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