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症状,可能暗示孩子有抽动症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7 20:29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7 20:29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总是格外关注。有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实则可能暗示孩子患上了抽动症。抽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障碍,若能早发现、早干预,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那些可能与抽动症相关的症状。
一、抽动症常见症状
(一)运动性抽动
1. 面部抽动:孩子可能频繁眨眼,像是眼睛进了东西般不受控制地快速闭眼、睁眼,频率远超正常眨眼。还可能经常耸鼻,鼻子不自觉地向上抽动;或是努嘴,嘴巴做出噘起、撇嘴等动作,且这些动作反复出现。例如,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突然一段时间内频繁眨眼,家长起初以为是眼睛不适,滴眼药水却不见好转,这种情况就需警惕抽动症。
2. 头部及颈部抽动:摇头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孩子头部会突然、短暂地向一侧转动或前后摆动。还有歪头,头部向一侧倾斜,并非是为了看东西而做出的正常姿势调整。此外,耸肩动作也较为典型,双肩快速向上抬起,然后落下,仿佛不经意间的动作,但却频繁发作。
3. 肢体抽动:手部可能出现快速甩手动作,就像要甩掉手上的东西一样;或是握拳、伸指反复交替。下肢则可能表现为踢腿,腿部突然伸直、踢出,有时还会伴有踮脚动作。比如孩子在课堂上,不自觉地频繁甩手,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家长和老师就应重视。
(二)发声性抽动
1. 简单发声:清嗓子的声音频繁出现,类似喉咙有痰,却又咳不出什么东西。还有吸鼻声,鼻子发出“哧溜”的声音,即使没有鼻涕也会如此。咳嗽声也可能反复出现,与感冒咳嗽不同,这种咳嗽没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2. 复杂发声:部分孩子可能会发出类似动物叫声,如犬吠声、鸡鸣声等。有些还会不自觉地发出秽语,也就是不文明的词语,孩子可能并非有意骂人,而是难以自控地说出这些话。这不仅对孩子自身心理造成影响,也容易引发周围人的误解。
二、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上述典型的抽动症状外,部分抽动症孩子还可能伴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玩耍时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做事效率低。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多动症状,手脚小动作多,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无法安静地待着。另外,情绪方面也可能出现问题,如焦虑、抑郁,孩子可能表现出莫名的紧张、担忧,对一些小事过度敏感,或者情绪低落,失去对以往喜爱活动的兴趣。
三、家长如何判断及应对
(一)仔细观察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类似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一般超过 1 个月),每天多次发作,就要提高警惕。注意记录症状发作的频率、时间、场合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异常表现,为医生诊断提供详细信息。例如,记录孩子每天眨眼的次数、在什么时间段眨眼更频繁,是否在紧张、兴奋等不同情绪状态下症状有变化。
(二)及时就医
一旦怀疑孩子可能患有抽动症,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建议选择儿童专科医院的神经科或综合医院的儿科、儿童精神科。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孩子的出生情况、生长发育过程、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眼部疾病导致的眨眼、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等。必要时,还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心理评估量表等,以明确诊断。
(三)积极治疗与护理
如果孩子确诊为抽动症,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目前,抽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抽动症状。心理治疗同样重要,如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家庭治疗则侧重于改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过多压力。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多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了解这些可能暗示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问题。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较大程度减少抽动症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长期玩电子产品会引发抽动症吗?
下一篇:注意!孩子老是抖肩膀或患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