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孩子频繁皱眉可能是抽动症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7 20:29
  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家长们总是密切留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发现孩子频繁皱眉时,很多家长或许并未意识到,这看似平常的举动背后,可能隐藏着抽动症的隐患。抽动症作为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而频繁皱眉有可能就是它发出的信号。
 
  一、认识抽动症与频繁皱眉的关联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同时可能伴有发声抽动。这些症状往往在一天内多次发作,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和环境等多个因素。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失衡,如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导致抽动症的发生。而心理压力过大,例如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不稳定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频繁皱眉作为一种面部肌肉的抽动表现,在抽动症患儿中并不少见。这可能是由于面部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导致孩子无法自主控制地频繁做出皱眉动作。而且,抽动症引发的皱眉通常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与因情绪、眼部不适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皱眉有所区别。
 
  二、如何区分正常皱眉与抽动症导致的皱眉
 
  (一)行为动机与情境
 
  正常情况下,孩子皱眉往往有明显的行为动机和情境关联。比如,当孩子感到困惑、生气、难过,或者眼睛进了异物、光线过强时,会出现皱眉动作。这些皱眉行为通常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变化或外部刺激,并且在刺激消失或情绪缓解后,皱眉动作会随之停止。然而,抽动症导致的皱眉则常常没有明显的诱因,可能在孩子平静、没有特殊情绪或外部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而且频繁发作,不受孩子自身意志的控制。
 
  (二)动作特点
 
  正常皱眉动作相对较为自然、缓慢,幅度和频率会根据具体情境和情绪强度有所变化。例如,孩子在思考难题时,可能会微微皱眉,持续一段时间;而在极度生气时,皱眉的幅度会加大,频率也可能稍有增加。但抽动症引发的皱眉动作通常较为急促、短暂,呈现出快速且重复性的特点,可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皱眉,且每次皱眉的幅度和节奏较为相似,显得比较刻板。
 
  三、若怀疑孩子因抽动症频繁皱眉,家长该怎么做
 
  (一)密切观察症状
 
  一旦发现孩子频繁皱眉,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记录皱眉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间规律,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眨眼、耸肩、清嗓子等其他部位的抽动症状。这些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于医生准确判断孩子的病情非常重要。
 
  (二)及时就医诊断
 
  如果观察到孩子的皱眉行为具有抽动症的特征,或者无法确定原因,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建议选择儿童神经科、儿科或儿童精神科等相关科室。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近期生活事件、家族病史等,来初步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皱眉的器质性疾病,如眼部疾病、颅内病变等。此外,医生可能还会使用一些专业的评估量表,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积极配合治疗
 
  若孩子被确诊为抽动症,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目前,抽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控制抽动症状。例如,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孩子,可能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枢兴奋剂等。但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用药后的反应,定期带孩子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在抽动症的治疗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行为疗法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训练孩子采用新的行为方式来替代抽动行为,如放松训练、习惯逆转训练等。家庭治疗则注重改善家庭环境,减轻家庭压力对孩子的影响,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支持。家长要积极参与心理治疗过程,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抽动症,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疾病。
 
  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多含食品添加剂、咖啡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此外,要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生活,这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孩子频繁皱眉可能是抽动症的一个信号,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帮助孩子早日摆脱抽动症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小孩子得抽动症,能好吗?

下一篇:压力与焦虑如何加重抽动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