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疾病概览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4-12-10 18:10
  矮小症,也称为侏儒症,是一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障碍性疾病。它指的是儿童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身高显著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通常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处于第三百分位数以下。这一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对矮小症的全面概览。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矮小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等。
 
  1. 遗传因素:孩子的身高约70%由遗传决定。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身材矮小,孩子患矮小症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2. 内分泌失调:生长激素缺乏是导致矮小症常见的原因之一。生长激素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缺乏时会导致骨骼生长受阻,身高发育迟缓。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矮小症。
 
  3.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缺乏,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导致身高发育迟缓。
 
  4.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也可能导致矮小症。这些疾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低于正常水平。
 
  二、临床表现
 
  矮小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及代谢异常等症状。
 
  1. 身材矮小:患者的身高显著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
 
  2. 生长速率减慢:患者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身高增长缓慢。
 
  3. 骨成熟延迟:患者的骨骼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骨龄落后。
 
  4. 代谢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代谢异常,如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三、诊断与鉴别
 
  矮小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高、生长速度、骨龄、家族史及实验室检查等因素。
 
  1. 身高测量:准确测量患者的身高,并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2. 生长速度评估:定期测量患者的身高,计算生长速度,评估其是否正常。
 
  3. 骨龄检查:通过X光检查患者的骨骼发育情况,评估生长潜力。
 
  4. 实验室检查:包括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
 
  5. 家族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特别是父母及家族中是否有矮小症患者。
 
  矮小症需要与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延迟、特发性矮身材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虽然也可能导致身高发育迟缓,但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矮小症有所不同。
 
  四、治疗与预防
 
  矮小症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 一般治疗: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均衡,补充钙质及蛋白质等营养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适量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可以刺激骨骼生长。
 
  2. 药物治疗: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可以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使用生长激素释放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骨发育畸形的患者,如膝内翻、内外翻等,可以进行手术矫正。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预防矮小症的关键在于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母亲在孕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注意儿童的饮食营养,避免营养不良;定期进行身高测量和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生长发育问题。
 
  五、心理支持
 
  矮小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家长和老师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矮小症是一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样。通过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同时,加强预防和心理支持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让我们共同关注矮小症患者的健康与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矮小症与哪些饮食因素有关?

下一篇:矮小症的病因